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社區總體營造在金門

發布日期:
點閱率:5,926
字型大小:

  日前,金門縣文化局假金東戲院前廣場,舉辦「109年社區營造成果」展,參與社區營造的13個社區,分別以動態、靜態以及「行」等3個主題展示,除了現場社區帶來精彩的舞蹈、腰鼓、元極舞、南管、鑼鼓等呈現社區不同的文化內涵外,還有異國美食文化等體驗。並將於本月31日及11月1日,進行社區微旅行,希望帶領民眾走入社區,在體驗中認識各社區之美,並進一步體悟出金門之美!
正如金門縣文化局長表示的,社區營造主軸是以人為本,由下而上,從人的關懷出發,將在地歷史人文結合,呈現每個社區不同的特色。並以觀光旅遊發展為例,如果有一、兩個社區能夠讓人玩3天,以金門目前的社區數量,相信能夠非常吸引人。今年社區營造從人文、地理、產業、景觀等多面向整合,並透過動態及靜態展示,以及「行」的方式。主要是帶領民眾,走入社區;認識社區之美。
  接著特別以斗門社區為例指出,斗門社區在推動社區營造的同時,也找出塵封多時的古道(南風隙古道),近期已引發熱烈討論。因而其社區也配合本月31日的導覽活動,有興趣的民眾可以多多留意相關訊息。文化局強調,期許透過社造活動,讓社區更活潑,更亮麗,居民生活更美好。這何嘗不是社區整體營造之邊際效用。
  好一個社區整體營造之邊際效用,誠哉斯言。回顧所以啟後,社區總體營造,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現文化部前身),於民國八十二年間,由當時主委申學庸首度提出「社區總體營造」一詞,其後陳其南主委開始具體推行社區營造政策,包括社區人才、改善社區、社區產業以及社區再造等,而不管在政策面或是執行面,因為日本在經濟結構、生活文化及價值觀與我國有許多共通點,所以臺灣的社造發展也多承襲於日本。
「社區總體營造」首重造人,其核心價值強調由下而上、社區自治的概念,透過大家共同參與之下,營造美好生活為目標。而此價值正是源自於日本社區總體營造的三島町造町運動。三島町有著典型農村的樣貌,以及都市化時代,農村青壯人口外流、傳統產業沒落等問題。1970年,三島町開始走向社造之路,發起故鄉運動、健康營造、有機農業、文資保存等。其中,最著名的不外乎建立「特別町民制度」,讓居住在都會的人們,將三島町視為自己的故鄉,每年可以前往體會三島町的人文、自然與生活。此外並營造多面向的發展,包括社區文化再造、社區環境改造、社區健康營造等,可以說是社區營造成功的範例。
社區總體營造,總括「人、文、地、產、景」等五大面向。「人」指的是社區居民需求的滿足,人際關係的經營,和生活福祉之創造;「文」指的是社區共同歷史文化之延續,藝文活動之經營,以及終身學習等;「地」指的是地理環境的保育與特色發揚,在地性的延續;「產」指的是在地產業,與經濟活動的集體經營,地產的創發與行銷等;「景」指的是社區公共空間之營造、生活環境的永續經營、獨特景觀的創造等。凡此,不正是未來金門社區之願景?我們在賀許文化局之立意下,更應齊力共赴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