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論108課綱與環境學習

發布日期:
點閱率:3,437
字型大小:

108課綱主要精神是在改變孩子學習的方式,面對學習壓力大的青春期孩子,我們應該如何給予適當的身心靈協助,成為課程實施之重要學習歷程。最近新聞報導,大部分學生對新課綱所規劃之學習檔案製作甚為反彈,尤其與升學掛勾,更使得家長們不知所措,學習專家們也都發表各種看法與說法,但最重要的還是要培養孩子的學習素養,希望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能與生活環境結合,這是未來新課綱命題的重要趨勢。加上孩子在青春期面對長時間的學習與龐大壓力,要如何讓孩子快樂學習,紓解壓力,並將學習的知識應用於生活,讓學習成果變成實際生活環境可用之能力,成為新課綱的教育精神與目標。
根據108課綱內涵顯示,強調課程規劃一定要讓學生充分理解,了解「學習動機」,進而「適性探索」,以培養「學習素養」,清華大學榮譽教授李家同亦認為,學生的學習主要是要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從現實生活環境培養知識的運用及能力素養。因此108課綱的施行,同時也讓過往只在意考試成績的「聯考世代父母們」開始認識新時代的學習,多陪伴孩子在適應未來環境的學習過程中減少壓力。
多年來,地區大力推展環境教育,是理論與實際生活作事實結合的重要課程,也是學科知識與學習技能整合情境的方式呈現,更是新課程基本素養的主要內容。根據多位學習科學專家表示,環境學習將是適合培養學生素養的重要課程之一,若能整合資訊科技趨勢,更是現代學生學習的主流,目前有學者專家結合現場教學教師利用手機、平板、虛擬實景及QR code等科技進行動植物生態、環境及生活文化的教學,這是學習融合環境、科技、生活、文化之重要歷程。
美國史丹佛大學透過多元嘗試的概念,設計跨域實創教學,讓孩子在實際動手做的過程中,從思考創意找到自己的興趣,引導快樂學習的態度,從學習上獲得成就感,激起自動自發、共好互動的學習習慣,這些都需從生活環境學習中發現,因此環境學習也將是未來108課綱發展的教育趨勢。為配合新課綱施行,教育部建置了「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學生學習歷程資料庫」,以改善之前因個人申請而不利經濟弱勢與偏鄉學生的爭議,並縮短城鄉差距及提升公平性,以達適性發展之教育目標,並符合國際趨勢與潮流。但由於實施方式造成學生的學習壓力而引起諸多爭議,其實若能在作法上研討一套較為客觀完善的方式,學習檔案也將是升學考招之重要配套方式,取代現行大學申請入學的備審資料,畢竟這些資料需經教師認證,應是非常寶貴的學習歷程展現。
總而言之,任何教育改革都需經過長時間的試驗,依據教育理論與實際生活需求相互結合印證,並因應各種不同環境的變化,發展適合世代的教育模式。如何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獲取最大的成就並運用於生活中,符合社會環境的需求,這就是教育最終的目的。當教育部在大力推動108新課綱及學習檔案之同時,需要所有教育夥伴、學生家長及學生們全力配合,力求改善,擇善固執,使教育的成效能符合社會生活環境的需求,這才是我們教育改革之重要目標。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