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以智慧化解兩岸僵局

發布日期:
點閱率:3,060

2020年,適逢庚子年,揆諸近代歷史上的庚子年多不平靜,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中國遭逢數千年未有之變局,工業革命之後的西方強權,以船堅炮利重擊了腐朽顢頇的清王朝;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中國徹底淪為次殖民地國家;1960年,中國適逢大飢荒,據估計有數千萬人死於非命。
2020年,時序再次迎來庚子年,就像中了庚子魔咒一般,2020庚子年,世局果然動盪不安。
首先是新冠肺炎(COVID-19)持續肆虐全球,截至2020年10月13日止,全球已有188個國家、約3800萬確診個案,造成108萬人死亡,一般預估,隨著北半球冬天即將到來,疫情恐怕持續升溫,不容小覷。
除了新冠肺炎,國際局勢也極不平靜,其中,最引人關注的莫過於中美關係持續惡化,無論是貿易戰或是軍事緊張狀態,大有重啟新冷戰之勢,除了緊張的中美關係,中國與印度的衝突也有升溫的趨勢,中東、高加索地區也不甚平靜。
與中美衝突脫不了關係的就是台海局勢,誠如所見,過去幾年,兩岸關係一直在谷底盤旋,隨著蔡英文總統的連任與民進黨政府的完全執政,未見起色的兩岸關係,在美國大選催化與中美關係持續惡化下,究竟何去何從也備受關注。
兩岸的緊張局勢,不僅表現在雙方幾近停擺的交流、兩岸領導人你來我往、互不相讓的言詞交鋒,曾幾何時,對岸軍機以演訓為名不斷襲擾台海,竟已成為日常新聞,有識之士莫不憂心雙方是否擦槍走火,造成不可收拾的後果?
更讓人擔憂的則是兩岸日趨嚴峻的對抗氛圍,雙方似乎都有不少基本教義派主張不惜一戰,更有不少國人似乎認定一旦台海有事,美國政府必定全力聲援台灣,有了美國的軍事援助,台灣大有可為,未必會在兩岸衝突屈居下風。
這無疑才是讓人擔憂之處,回顧歷史,美國確實是兩岸間最為關鍵的外在因素,然而,無論在兩岸之間如何搖擺,美國歷任政府關心的始終是美國的國家利益,自1949年以來,美國已多次在兩岸關鍵時刻證明他們最在意的就是美國的利益,這段歷史並不遙遠,實在值得各界省思。
雖然台北與華府直到1979年才正式斷交,但即使是在美台邦交互為盟友的年代,美國人關心的依然是自己的利益,事實上,要不是韓戰爆發,美國政府甚至一度打算放棄台灣,隨後到了1950年代台海危機時刻,美方真正在意的也不是與中華民國政府的攻守盟約,而是如何在這攻防之間免受其害。
眼下的局勢,美國無疑仍是我國最重要的盟邦,但是否因此把整個國家利益寄託在美方的承諾,實在值得好好斟酌,蔡英文總統日前以「團結台灣、自信前行」為題在雙十國慶中發表演說,指出「我們堅守原則,有決心維持兩岸關係的穩定,但這是彼此共同的責任」,顯見兩岸雙方如何面對彼此,如何營造、改善兩岸關係仍是穩定台海局勢的關鍵。
自1949年以來,兩岸關係已經走過71個年頭,而兩岸從武裝對峙走向和平交流的歷程,金門人不僅參與其中且深有所感,我們深切期盼兩岸切勿重回武裝衝突、烽火連天的歲月,期待兩岸人民放下仇恨與成見,兩岸領導人能以智慧化解僵局,並為疫情舒緩後的重新交流做好準備。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