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醫院建置癌症術後治療中心有譜

發布日期:
點閱率:2,084
字型大小:

楊鎮浯縣長在金門縣議會總質詢時,回答石永城議員詢問癌症術後治療中心建置進度,這案去年由他親向蔡英文總統力爭,為提供鄉親完善及全面之在地化醫療照護,經多次商議確認,決議將金門醫院舊門診大樓結構補強,使用大樓1樓後側及2樓部分空間建置,目前已有明確的發展進度,中央已經同意一次性專案補助籌建經費,將以兩年後營運為目標。
基於前車之鑒,走過烽火歲月,兼具戰備與醫療功能的「花崗石醫院」,於96年元旦正式走入歷史;期間曾被討論規畫為美術藝文展館或儲酒場域,皆因諸多因素無法成案,至今仍閒置荒廢,實在可惜!102年1月精神科大樓、103年6月綜合醫療大樓陸續啟用,舊門診大樓因有公安消防問題,目前是關閉未能善加利用,樂見現在已開始規劃閒置空間再生活化利用,大部份做為長照機構,約可容納失智型70位老人,另一區塊是建置癌症術後治療中心,未來舊醫院可全面活化再利用。
楊縣長說明從就任立委時期,對於癌症在地治療這個區塊非常關注,尤其體會鄉親罹癌後,除了需要到台灣進行手術,術後的電療、化療的過程舟車勞頓、家屬陪同照料付出的心力、病人及家屬的身心壓力很辛苦,乃至往返交通時病患更是暴露在感染風險之中,這些都是無法計量的社會成本支出。因此,癌症術後治療一直是金門鄉親心中的痛,更是縣府團隊刻不容緩、亟需解決的重要課題。念茲在茲,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同時提升本縣整體醫療服務量能,利用閒置的金門醫院舊門診大樓活化籌建「癌症術後治療中心」,是楊縣長對在地醫療的長遠規劃,降低縣民往返臺金接受治療之時間成本、身心壓力及經濟負擔,並保障其醫療權益。癌症術後醫療是一場長期的抗戰,不僅對病患是煎熬,對家屬而言也同樣背負著極大的壓力,尤其離島的金門,往返台金的交通耗時費力。
緣於去(108)年蔡英文總統蒞金出席823砲戰61週年追悼典禮,楊縣長便向蔡總統提出此議題,蔡總統當場允諾辦理,之後行政院政務委員兼任金馬聯合服務中心主任張景森為此召開專案會議,他也親自與會爭取有關籌建該中心所需硬體空間、設施設備購置經費。楊縣長也率縣府團隊拜會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爭取,雙方達成共識朝可行方向推動,並邀請專家評估購置合適且合用設備後,再由衛生福利部醫療發展基金一次性投資籌建經費;並在日前於金門地區首長聯繫會報中決議裁示:「請衛福部與部立金門醫院儘速提出完整計畫與執行計畫內容,請以1至2年內完成並營運為目標,並請衛福部儘速核定辦理。」
平心而論,公共衛生與醫療服務工作,攸關國民健康及國家強盛,唯賴全體縣民建立共識,匯集智慧與力量,方可有成。「預防重於治療」是公共衛生的重要觀念,公共衛生關心的不只是疾病的治療,更關心民眾的健康;不只維持健康、避免疾病發生,更重要的是促進健康,擁有良好生活品質。健康促進、疾病篩檢、早期發現疾病,早期接受治療、治療復健、降低疾病死亡率及罹病率防治重要觀念。
楊縣長日前再與張景森政委電話聯繫,中央預計在本(12)月初將專案同意金門醫院經費購置相關醫療儀器,之後也會補助市價約1億的癌症治療用直線加速器等儀器及建築物結構補強經費,目標訂在兩年後希望能如期試營運。樂見地方跟中央無縫接軌,為了加速推動期程,將由金門醫院提出先期規劃報請醫發基金補助,縣府先核定讓醫院啟動,後續中央補助經費才能順利挹注推動,以符合縣民之利益與意願,屆時可提升醫療資源,強化在地醫療品質,降低就醫之障礙,增進醫療照護效率,提供民眾整合性及持續性之醫療服務,共同促使金門衛生醫療步入正軌,朝向優質良性發展,建立鄉親對醫療的信心和滿意度。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