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以人為本的文化作為金門永續發展的戰略
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ICOMOS今年三月於官方網站,再次重申2020年12月大會所提出〈以人為本的文化資產保存決議文〉,強調文化的本質及其保存過程,可以幫助人類持續地適應挑戰,特別是如COVID-19造成的全球危機,突顯了人群聯繫和互動的脆弱性,文化正可提供重要的穩定與提升回復力的功能。
ICOMOS是一個協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推動世界文化遺產政策的主要諮詢機構,透過各種計畫、行動以及制訂發布許多針對不同主題的憲章、原則、準則、決議文等文件,對全球文化資產保存造成深遠且顯著的影響。以人為本的文化資產保存決議文的背景,主要在基於聯合國人權宣言,回應聯合國2030議程(SDGs),體認到透過保護文化與自然遺產,可以增進社區回復力並對永續發展有所助益。亦即在二十一世紀的前二十年間,氣候劇烈變遷加速全球化現象,世界各國深刻體認永續發展的關鍵挑戰;人類由上個世紀竭澤而漁耗費資源的發展模式,轉為尊重生態環境多元社群,並與之共生的緩步型發展觀念;文化,在這個過程中將可發揮重要的影響力。
醞釀這個趨勢的過程中,ICOMOS於2014年發布〈以遺產作為發展驅動器〉的巴黎宣言,2018年〈基於平權的保存途徑〉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宣言,以及近二十年間發布有關尊重多元文化、原住民遺產、文化與永續等文件,在在指出文化與文化遺產保存在人類面對環境變遷挑戰、追求永續發展的過程中,將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而其核心精神,則在落實以人為本的文化保存。
決議文進一步指出落實這個目標的重要方向包括:
A、在觀念層面││
尊重遺產社區和個人的權利,承認他們在快速變遷的世界中,對建構回復力的重要性,應協助當局賦予公民以有尊嚴、負責及可持續的方式,維護和發展其價值觀和生計的能力。
B、在核心工作層面││
將社群與遺產和地方政策緊密聯結,透過跨領域的對話和理解,發揮文化遺產的全部潛力與影響力,提供具有彈性的途徑加強可持續發展。
C、在推廣加值層面││
持續地將文化遺產保護和管理導入社區相關的各種文化、環境、社會經濟,如社會福利和保健、文創產業、自然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旅遊業等議題,緊密結合共同推動發展。
D、在執行機制層面││
努力通過與相關部門建立夥伴關係,強化將文化在既有協調組織成為工作重點,尋求擴大在可持續發展共同目標下的持續合作,以協調、協作、擴大不同世代和橫向溝通等多種形式推動機制運作。
決議文的內容有相當程度是金門人千百年積累且熟悉的日常,基於儒家耕讀文化在朱子家禮導引下,這些以人為本的傳統,早已融入金門的生活具體反映在聚落布局、歲時節慶、敬宗收族等部分;支持著金門面對各種挑戰,特別是不同戰爭持續的威脅,一次次由壓力中再次重建的力量,也正是金門特有的回復力。金門鄉親持續著祖輩傳承的生活方式,本身就是一種重要的文化;這種自發性的傳統,也正是ICOMOS所稱以人為本的文化。
隨著時代的腳步,藉各種現代化進步之名而來的建設,正快速的改變著金門的地景和城鄉風貌,人群的觀念也隨之起了微妙的變化。當全世界都在呼籲找回以人為本的傳統文化時,身處寶山中的金門,參考國際趨勢掌握既有優勢,發展以文化作為永續發展的核心戰略,是一項相當自然、事半功倍,但不能輕忽的重要任務。
首先,尊重以人為本的文化,並確立他們對金門永續的重要性,制定文化與文化保存在金門發展戰略制高點的規劃;其次重新盤點檢視已建立的府內外整合施政平台,基於前述戰略,以強化跨域協作的思維調整相關施政布局;最為關鍵是政策的持續性,以及過程中的民眾參與互動和資訊公開。當政府每一個行政部門和社區鄉親,都將文化與文化保存視為金門永續發展的核心價值落實推動;金門人的日常,勢將成為世界其他地區分享的重要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