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應楊縣長自對岸取得國際認可的合法疫苗
金門縣長楊鎮浯日前在全國防疫首長視訊會議上,公開向行政院長蘇貞昌、衛福部長陳時中疾呼,為保障金門、馬祖、澎湖等整個離島地區居民生命和健康,希望CDC同意金門縣自對岸取得國際認可之合法疫苗,因為「畢竟任何政治因素都比不上鄉親生命重要。」
由於疫情嚴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考量新冠肺炎疫苗數量有限,已在5月15日宣布暫停民眾自費接種,而金門縣迄今只獲配600劑,後續配給也只增加了200劑,相對於十四萬多設籍人口,這800劑的數量遠遠無法滿足縣民需求,金門在地疫苗供給完全不足,截至六月中預約一千七百多人已全部額滿,加上雙北醫療緊張,無法支援離島,而對離島最有保障方式就是施打疫苗,因此,即便將離島的配給增加到800劑,也無法讓金門鄉親獲得充分的保障。
為此甘冒大不韙,楊鎮浯再次呼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能全力支持金門離島疫苗供給,如果CDC無法協助,也請CDC能同意金門縣自對岸大陸取得國際認可的合法疫苗,無論是大陸自國外取得或大陸自主研發的疫苗,只要是世衛組織等國際機構認證合格且實際廣泛使用的疫苗,他都可以接受。
楊縣長坦言,「即使可能將面臨不同立場的人士圍剿,但這第一槍不得不開、很希望中央能鬆口」。事實上,從一開始爭取「金廈防疫泡泡」到爭取自對岸取得國際認可的合法疫苗,楊縣長都是「開第一槍」的人,他不是不曉得開第一槍容易受傷,因為通常「槍打出頭鳥」,但為了鄉親的性命和健康,就算會被圍剿他也只有認了。
對此,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17日晚間就近期台灣新冠病毒疫情蔓延態勢表示,「近期島內新冠肺炎疫情日趨嚴峻,廣大台胞面臨的防疫壓力不斷加大。我們對此深感擔憂,希望廣大台胞能夠盡快有效控制疫情,確保生命健康安全,恢復正常生活」。她說,「病毒無情人有情,海峽兩岸同胞都是中華兒女,台灣同胞是我們的骨肉天親,大陸各界始終心繫廣大台灣同胞的生命健康安全,我們願意盡最大努力幫助廣大台灣同胞盡快戰勝疫情」、「當務之急是去除島內人為政治障礙,使廣大台胞有疫苗可用」。
但陸委會17日晚間發出聲明表示,疫苗取得與使用屬於醫衛專業事務,指揮中心已持續對外說明相關進展,只要中國大陸不阻撓,「我們就可以更快速的從國際上取得更多可靠的疫苗」。
目前大陸計有5款疫苗,打了超過4億人次也沒出什麼大紕漏,兩岸同胞同源同種,適用性應該比針對白種人研製的疫苗更高,然而陸委會卻以種種藉口來否決大陸疫苗進口,又買不到足夠的國外疫苗施打,讓台灣從前期的防疫模範生,後期掉到防疫後段班,如今還抱殘守缺,不知要讓台灣民眾伊於胡底。
我們支持楊縣長的呼籲,希望CDC儘快同意金門縣自對岸取得國際認可之合法疫苗。如今面對疫情進入全國第二級,人人自危,政府施政要以百姓為優先,苦民所苦。2000多年來,時代更替,傳統文化卻擁有一個不變的民本結構,那就是以天為則、以史為鑑、以民為心,正所謂「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民之所欲,天必從之」。
孟子說,「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意思是自己反省,若覺得自己是正確的,那麼縱然面對千萬人,也要勇往直前。楊縣長以無畏的勇氣開出第一槍,那是因為他心中有鄉親、有百姓;防疫應時時以鄉親、百姓為念,無視鄉親、百姓的生命安全,不懂得「以百姓心為心」,如何善盡父母官職責?但願中央聽得進去楊縣長的諍言,則國家是幸,金門百姓是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