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齊心防疫 共度難關

發布日期:
點閱率:2,169

新冠肺炎(COVID-19)延燒,全國持續維持三級警戒,多個縣市也宣布餐飲全面禁止內用,僅能外帶或外送。總統蔡英文24日在臉書發文,提出「上班族5大防疫指引」,並向全民上下喊話,新的一週,希望疫情可以趨緩。面對這波疫情高峰,可能許多人現在才真的把防疫當回事,但不管如何,難關一定要大家「同心」才能一起度過,有些「摩擦」都是可以諒解的,因為面對這麼嚴重的疫情,大家都是頭一回,有時反應過度是可以理解的,解釋清楚就好了,著實不用在旁枝末節上糾結,反而貽誤防疫先機。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5月22日,首度公布「校正回歸」個案;什麼是「校正回歸」?台北市長柯文哲直言,「坦白講,我自己也是醫學院教授,這名詞第一次聽到。」其實簡單的理解就是,因地方延遲通報時間差所造成的數字落差,當然這裡面還有檢驗能量的問題;在檢體排驗「大塞車」的狀況下,還是應該把案例「回歸」到符合實況的情境,才能更有利於整體防疫的管控及判斷,國外也有很多相似的做法。道理不難理解,但如若是在平常時期便對民眾有這類的「科普」宣導,在大眾先有心理預期的前提下,後續效應必然會比現今為好。也正如前所述,這些都還算是旁枝末節,從自己開始就做好防疫最重要;日前,在本縣還稽查到有部分營業場所「假關門,真營業」的案例,著實不該。我們重申,群體的配合是防疫第一要務,沒事少出門,切莫因一己疏忽,造成防疫破口,就真是後悔莫及了。
蔡英文總統5月24日在臉書發文,提到感謝全民宅在家守台灣,減少出門,對於阻絕傳播鏈是有效的,越多人做到,就能越早戰勝疫情。蔡總統並提出「上班族5大防疫指引」,並向全民上下喊話,新的一週,希望疫情可以趨緩:一、分流上下班,降低群聚感染風險;二、搭乘大眾運輸通勤,請使用記名卡;三、開車上下班的話,車內一個人不必戴口罩,兩個人以上記得戴口罩;四、在室內辦公時,如果無法維持社交距離,請務必戴上口罩;五、下班後不要應酬,早點回家,宅在家是最好的。此外,蔡總統也關心居家辦公的民眾,尤其是同時要照顧小孩的家長,給予加油打氣,一起落實防疫指引。這些指引看似瑣碎,卻是實務上最需要的,特別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宣布,位於雙北地區之中央機關,擴大實施居家辦公比例為二分之一;教育部稍早也發出通報,位於雙北地區的公私立各級學校及幼兒園之行政人員,也比照辦理。這個規定會不會一夕間適用到金門,誰也說不準。
總之,目前本土感染大爆發,一連9天破百例,累積來到了3千多例。這樣的訊息看起來嚇人,卻也在警示「防疫新生活」的重要性;從近期疫調清楚可知,嚴重傳染不是發生在餐廳,就是娛樂場所,這些場所的禁令該維持多久?或者有何變通且不造成防疫破口的方法?都是此時便必需深思熟慮的問題;此外,口罩強制令一定要貫徹,不管警戒狀態改成哪一級,短期內都不能放鬆。專家表示,「如果能做到這些,此波疫情就能繼續縮小,甚至達到清零的程度。」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