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強化數位基礎建設 打造金門後疫情經濟

發布日期:
點閱率:2,266

由金門縣政府特別規劃的「金門原鄉再連結教育與交流計畫--海外移民線上講堂」,於上週六(9\4)開幕,並將持續地於每週六晚間七點到九點,繼續以線上的方式進行,一直到10月30日閉幕。這一計畫不僅是因為疫情的緣故,作為取代過去每年以閩南文化或金門學為主題,所舉辦的國際學術研討會,而且結合了數位網路媒體及雲端的技術,進一步開拓對閩南文化及金門學有興趣的族群,並增加其對於此一主題的可及性。數位網路在此次活動中,不僅成功地串聯了海外與原鄉,同時也清楚而具體地展現了它在文化教育中的角色。面對疫情,金門應該進一步強化數位基礎建設,打造金門在後疫情時期的經濟發展。
新冠肺炎的疫情自從2020年初爆發之後,隨即嚴重地影響了國際間的旅行及經貿往來,而這對於地處大陸東南沿海的金門來說,其影響更是深遠。首先,金門自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之後,即以文化觀光作為發展的主軸,吸引兩岸及國際的觀光客。因此,當疫情爆發之後,不僅小三通中斷、國際觀光受阻,就是台金之間的交通也大幅縮減,這使得原本已經沒有其他產業的金門來說,受到的衝擊更是鉅大;其次,也由於疫情的緣故,西方世界與中國大陸間的關係更是加速惡化,並進一步地鞏固了民進黨政府上台之後對中政策的主軸。也就是說,兩岸之間的關係並不容易改善,即便疫情結束,小三通也必然不若以往的通暢與熱絡;最後,中國大陸的經濟因其與西方國家的衝突,更深化其內部經濟的疫態。於是,未來海西經濟也將受限,小三通的觀光也會縮減。面對如此的情況,文化觀光政策應該如何發展?而在文化觀光之外,又應有怎樣的政策?
加強數位基礎建設,是一個可能的發展方向。其實,金門縣府在過去即已喊出了「金門數位島」的主張,推動此政策,也有一些基礎成果。此次的「金門原鄉再連結教育與交流計畫--海外移民線上講堂」,其實不單單是個透過數位網絡的線上講堂,同時也是個具體操作數位的政策,並且藉由線上講堂擴大了金門與海外僑居地之金門僑民間的連結。於是,它不單單是個取代過去之國際學術研討會的新模式,同時也是串聯廣大的海外僑民,並建構僑鄉的策略。此次的線上講堂,主要涉及的有新馬地區的金門會館及僑民,未來還可以進一步觸及汶萊、印尼,乃至於越南、寮國及日美等國。
尤有進者,縣府對於數位基礎建設的投入,不只是直接地惠及縣民及海外僑民,它還是觀光之外的產業。全球經濟將會以數位為中心繼續發展,而台灣也是全球數位基礎建設軟硬體的供應中心。在當下以數位為中心的國際競爭裡,教育部及經濟部都大力推動數位資訊產業的發展,及人才的培育。金門縣府可以在數位經濟中,一方面結合在地的金門大學,另一方面也透過基礎建設的發展,吸引其間的人才,從中發展遠距的數位經濟,規劃金門在後疫情時期的發展。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