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再論風土經濟與文資保存

發布日期:
點閱率:2,079

風土,是一個漢字語境中關乎地理空間、風俗民情、生活樣貌、地域產業、飲食文化、工藝特色等之總和。這個詞的使用,歷史上在東亞漢字文化圈中也相當普及,日本列島、朝鮮半島(韓半島)、越南等地均有使用,詞意也相當接近,不外乎各地民俗、農漁業、歷史文化等意涵。
在歐美,風土文化(鄉土文化)指涉了一種鮮明的地域文化,再現了一種前現代、前資本主義的生產與生活方式,當然也描述現代化之前的空間類型及其文化形式。1964年奧地利的建築師伯納德.魯道夫斯基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策展,主題為「沒有建築師的建築」展覽與書籍出版。這本《沒有建築師的建築:非純種建築的簡介》(1964),呈現了風土╱鄉土建築,大大震撼了西方的學界與規劃設計者。在此之前,西方文明的建築史是以建築師及其作品為主線,建築作品又以宮殿、教堂或大型公共建築為經典,鮮少有人重視民間社會的物質文化。沒有建築師的建築展,開始讓專業界看到風土之美。此一反省刺激了世界各地的風土或鄉土運動之興起,也讓公眾開始反思二次大戰過後的現代性神話。
法文terroir也值得多討論,它指的是(葡萄酒)獨特地方風味、(釀造葡萄酒的)總體自然環境,廣義來說就是「風土」。洪震宇的《風土經濟學:地方創生的21堂風土設計課》也指出「terroir這個名詞過去主要應用在葡萄酒產業,尤其是法國十多個產區的葡萄酒。Terroir意思是在特定地理空間限制下,這個地方獨有的氣候、土壤、溫度、品種與種植方式。……法國政府透過組織的力量,規定了葡萄酒製造的五個重點,包括葡萄產區、品種、種植方式、單位土地面積的產量以及釀造方式,做出一系列的分級系統,也建立法國葡萄酒在國際間的地位。」風土的產品經過規範與設計,成為魅力的保證,更形塑了品牌的價值。
從這些角度來看,「風土」或「鄉土」這個看似落後、跟不上時代的詞語,其實是有極大的發展潛力。因此,什麼是金門的風土?我們怎麼讓人們對金門上癮?我們又如何讓「廣義的金門人」(本地人、海外鄉僑、新住民、在此服役的軍人、曾來金門旅遊的人等)對風土文化有所體驗,進而產生認同與光榮感?金門的風土資源一部分繫於文化資產,又如何轉化為風土經濟學?
不可諱言地,金門的文化資產在歷經大規模的數量成長之後,許多文資身分的古蹟或歷史建築等待排入修復的時程遙遙無期,同時相對於金門國家公園修復上以古厝民宿或賣店為導向的再利用,文化局負責的古蹟或歷史建築再利用成功的經驗不多,經濟產值更低。固然,文資身分的標的物需要經歷調研、設計及修復等程序,但主管機關似乎沒有研擬合理的修復優先順序(晚近調研或整修的案例有不少是最近幾年所指定的,而不是過去30年來已經具有文資身分者),亦無檢討這些程序是否有提升或加快的可能性,更缺乏積極性地活化利用的實踐,遑論風土經濟學的創造與發展。
再從花費近二億、歷時四年餘的再造歷史現場專案的瓊林來看,其費用的運用並未以聚落振興的風土經濟學角度出發,幾乎仍以報告書式或活動式的成果為主,真正投入修復工程的比例也不高,計畫中所標榜「民眾經營與行銷的組織培力」未見具體效果,整個計畫失去了一次風土經濟、文資保存、當代詮釋與文化翻轉之間連結對話的機會。
文資保存應盡可能從再利用反推,這樣或許會有不同的思維。法國諾曼第戰場的碉堡群,他們是以再利用的性質來界定修復程度,有些德軍所遺留的碉堡是以殘跡保存對待,因此遊客只能在幾公尺外凝視與眺望,修復上也不必花費巨資處理;有些要提供遊客進入者,則以鋼板、鋼網支撐保護,確保遊客的安全,也非以重修方式處理,重點反而是「說故事的能力」與其他遊程的配套。舉此案例是希望提醒主管機關,保存(或保育,conservation)不只是修復工程,更重要的是社群的文化認同與產業的轉譯再生。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