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劃法下的離島經費補助
朝野對財政收支劃分法的爭議由第四屆立委「延長戰線」拉到第五屆任期並在開春後開打,成為朝野的第一場「硬戰」。財劃法修正條文覆議案經過表決通過後,雖然讓戰事暫告一段落,但未來會如何變化,在執行面是否能真正落實財劃法的精神,從而讓地方的財政獲得更多的挹注,還值得密切觀察。
財政收支劃分法第八、第十六條之一條文在第四屆立委任期最後三讀通過,立即引起政壇的紛紛擾擾,「馬版」、「行政院版」農曆年前就已經是各自擺陣,硬是在樂透彩的熱潮中成為政壇最受關注的議題。不論那一版都聲稱是最符合地方基層需求的版本,真正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看在一般人民眼中更是一團霧水,倒不如買樂透彩等開獎,反正就是「一翻兩瞪眼」輸贏立判,簡單明瞭。
如果說財劃法的修正案是一項公共議題,那麼公共議題接受公評及有多元化的論點是極為正常的,只是這樣的公共議題難免不會摻入政治的考量。尤其在目前政黨立場對立鮮明,任何一項議題都可能是政黨攻防的戰火,雙方互信不夠,任何一方都不可能示弱,也因此造成朝野都必須提高警覺、時時備戰。
話說回來,站在離島的立場,今天的任何版本對於離島是好是壞,還在未定之天,畢竟對地方的補助還未拿到手,一切都只是在「計劃」而已,以朝野的對峙態勢,不能說完全沒變數。尤其離島長期被中央忽視,對於未來還必須密切觀察,並做最有利的爭取。
離島及偏遠地區縣市在自有的財源上本來就不足,仰賴中央的補助極為殷切,但中央在考量分配補助時往往會有所謂的經濟效益、公平原則等等的理由,可是在這些理由之下的離島及偏遠縣市所能獲得的補助卻變得更少。例如,許多的補助方式常以人口、土地來計算,但離島及偏遠縣市的共通點就是人口少、土地小,而且任何的建設成本因為交通等因素反而都比其他縣市高,受補助的程度應該較高,但現實狀況卻不是如此。又以金門為例,金門因為有金酒的收益,可能在財政體質較為健全,但在菸酒稅法實施後,必須上繳的菸酒稅比過去專賣利益高出十八億元,相形之下,金門一下子短少了十八億的經費,而中央對金門的補助卻少之又少;這就是中央沒有考量離島及偏遠縣市的需求及特殊的實際狀況,資源的分配就顯得不公平。
我們認為,財劃法的爭議除了說明朝野立場的不同之外,更重要的是突顯出財劃法本身的問題,既然雙方都堅持自己的版本是最有利地方及基層的財政需求,將來的事實就能證明一切。如今爭議暫告一段落,將來如何有一套真正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讓真正需要幫助的縣市能獲得更多的經費挹注,才是在位者智慧的表現,也才是人民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