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一流書做一流人建一流社會
報載以傳播新觀念聞名的學者高希均博士,日前應國立嘉義大學校長楊國賜之邀,到該校發表專題演講。高希均教授以「讀一流書、做一流人、建一流社會」為題,鼓勵嘉大人多閱讀,充實知識以吸收新知,做一流人,好好做事,做為社會的標竿楷模,才能追求卓越人生的終極目標。他指出:「隨著網路泡沫化的影響,近年來臺灣社會的競爭力、生命力面臨了最嚴峻的挑戰,做為一個知識份子,必須好好讀書、好好做人、好好做事,以成為提升臺灣社會一個新風潮。」我們非常感佩高教授不斷地在傳播他「讀一流書、做一流人、建一流社會」的理念,這種理念不僅要對大學生推展宣教,對為民服務的公務員更應當推展宣教。
現在是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新知識、新理論不斷推陳出新,如不迎頭趕上學習,就是落伍,甚至被淘汰,所以要多閱讀,閱讀一流的、而且是經典的書籍,才能充實自我,打穩根基,幫助自己良好健全發展。這個時代也是個競爭激烈的時代,當然有競爭才能加速進步,但如沒有基本做人處事的倫理觀念,為了爭取贏得名利,就會無所不用其極,中傷打擊別人,來成就自己,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效果,這是非常令人遺憾的事情。現在社會之所以會動亂,造成人心不安,經常也是這一小撮不良份子,在製造紛爭,這些不良份子愈多,建立一流社會就愈困難。
政府現在正在從事教育改革,提倡終身學習,呼籲建立和諧安定的社會。讓我們想到高教授「讀一流書、做一流人、建一流社會」的理念,更要政府從根本做起,譬如讀一流書,不只讀科技一流的現代書,更要讀古代的聖賢書,我們認為四書就是一部值得國人全面推廣閱讀的學聖學賢的書籍,以前大學都把四書列入學生必修的課程,大學生非讀不可,後來改為選修,許多不明就裡的青年學生,以為四書是二千五百年前的老舊著作,不適合現代的潮流,都不願選修,殊不知四書中的孔孟思想是超越時空的,放之何時何地都有其實用的價值。四書包括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本書,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是國人必讀的中華文化基本教材。
四書讀本是教化金門的理學家朱熹所編註,對國人教育功德殊勝。根據淨空法師說,朱子是學佛的人,佛學造詣很深,他編四書的方法,可能獲得︿華嚴經﹀的啟示,以法師自己講︿華嚴經﹀多年的經驗,發現︿四書﹀和︿華嚴經﹀編排類似,因︿華嚴經﹀內有理論、有方法、有表演。而四書中的︿中庸﹀是理論、︿大學﹀是方法、︿論語﹀、︿孟子﹀是孔子、孟子自己立身處世,做人做事的根本原理原則,作學生或世人典範。法師又說,朱子四書是否參照︿華嚴經﹀編輯,值得後人再深入研究。總之,我們認為四書是古今待人接物的不變道理,放諸四海皆準則,如果人人都能熟讀一流四書,學聖學賢遵照孔子、孟子的話來立身處世做一流人,大家立志做一流人,多做成人之美的事,自然而然就能建一流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