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保價收購資源,創造全民利益
縣府針對本縣高粱及大小麥契作保價收購政策作局部的調整修正,並將自九十三年度始實施,小麥保價收購政策調整為計畫收購,限定每戶契作面積,另加強輔導轉作綠肥,營造自然之綠色田園景觀,以調和農業生產與環境資源保護能實質整合,促進本縣農業永續經營發展。
農業是地區基本的傳統產業,但是由於土壤、氣候等自然環境的影響,金門的農田均較為貧瘠,因此農作物以耐旱的高粱、大小麥、甘藷等為主。而金門酒廠的設立,以及金酒的廣受歡迎,更讓高粱等成為金門最大宗的農作物,也成為金門主要的經濟作物。為了體念農民的辛勞,政府對於高粱、大小麥實施保價收購政策,實質的提高了農民所得。但在實施這項政策的同時,高額的收購金額,卻成為不肖人士眼中的「肥肉」,因而有人就不惜以身試法,走私高粱等作物,混充本地生產的作物,以牟取暴利。為了遏止走私牟利的情況發生,政府部門也曾對收購作業做相關的調整、規範。
最近縣府在經過和各鄉鎮農民進行說明及座談後,對於保價收購將作局部的調整,如保價作物契作申請以戶為單位,凡同一戶籍或生活共同戶,僅限一人提出申請,且需年滿二十歲;當年未契作高粱者不得申請契作小麥,並依高粱面積如數核配小麥契作面積,每戶契作小麥面積以十五公頃為上限,未能核配小麥者輔導轉作綠肥;轉作綠肥者每公頃補助四萬元;刪除集團栽培共同經營班及產銷班所有耕種獎勵金之補助,以及非自有農地的處理等。
政府在做相關政策調整時,一定有其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及必要性,尤其是攸關人民利益的政策,也更加審慎。這次保價收購的調整,主要的原因是小麥保價收購價格高又生產成本低,因此形成生產過剩,加上不肖份子挾帶走私不法行為,造成金酒公司的損失,以及縣府財政日益沉重;此外,資源分配不均,不符社會公平正義原則;耕作範圍混亂,造成界址糾紛不斷。為了使政府資源能讓農民真正的獲得應有的利益,以及避免金司的損失,維護金酒品質,更重要的是不能影響金門整體的財政,所以政府必須做相關的調整措施。
我們認為,保價收購是政府落實照顧農民的政策,目的就在希望能讓保價收購的利益由真正辛苦的農民共享,絕對不能讓不法份子有投機牟利機會。民眾也應深思,如果這項政策因為外在的因素受到破壞,受影響的將是政府的財政,以及農民和全民的利益。政府對於有利民眾的政策會一貫的推行,但除了政府的用心外,更重要的是要全民共同來維護,依照相關的規範配合政府的措施,不投機不取巧。金門整體經濟的發展,要靠全民共同來經營,也惟有全民的共同維護,才能讓全民享有辛勤努力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