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炎夏將至‧吃得清淡‧維護健康

發布日期:
點閱率:884

炎夏將臨,要吃得健康疾病將會遠離,這也是衛生保健的好方法,「你吃對了嗎?請養成淡食習慣。」這是國內營養師在夏季之時對大家所提出的建議。的確,民以食為天,人一生都離不開吃,而營養知識也隨著資訊發達在迅速地傳播開來,加上吃得過剩,亦在餐飲業者催化下,讓大家對「吃」簡直是眼花撩亂,在不可抗拒的佳餚美食中,大快朵頤,久而久之,健康受損而不自知。

在金門,人情味還是較濃郁的社會,大家經常有機會參加各類酬酢,面對佳饌美酒,隆情厚意,每每是開懷暢飲,吃得酒醉飯飽,早把淡食忘得一乾二淨,在大吃特吃的情況下,將那些高價值、高養份的食物,都送進了「五臟廟」,這種婚喪喜慶的暴飲暴食,最是傷害腸胃,應該有所節制。

有一句打油詩說:「狼吞虎嚥不可為,暴飲暴食傷腸胃;定時淡食有節制,健康快樂最可貴。」古時候,管子曾有云:「飲食節,則身利而壽命益:::::飲食不節,則形累而壽命損。」學問在於節字,也就是定時定量,切忌暴飲暴食;而營養師更建議:「請大家養成淡食習慣。」可以對證古時管子說出的「定時定量」原則,就是到了廿一世紀的現代,仍是受用無窮,值得遵循。所謂淡食,在於飲食烹調時口味輕,少油、少鹽,在於食物材料,葷素平均,營養衡適。

養成淡食習慣,應在平時日常生活中就需注意,原則與方法不外乎是:

─減少外食:在外就食口味較重,多為炸、醃、薰、烤之菜餚,且多油、多醬、多鹽、多辛辣、多料之餚品;而大都肉類多於菜類,應減少外食,儘量少參加酬酢聚會,避免無謂應酬。

─減少食量:健康飲食是少油、少鹽、多纖維,添加過多的調味料不僅不是身體所需,反而增加身體的負擔,飲食時應減少食量,養成八分飽的習慣,如此不僅能維護營養均衡,並是保健良方。

─少肉多菜:每日菜餚,進食時主菜應是蔬菜而不是大魚大肉,衛生署也曾建議,每日吃蔬菜應吃三種,而且應該蔬菜吃得多,肉類吃得少,同時並提示還應多吃豆類,比吃肉更健康;然而多食新鮮水果亦是重要之一,不可忽略。

吃得清淡,食療養生,是現今營養專責單位一直提倡的飲食觀念,值得社會大眾深所體認,吃出健康,亦當是目前社會大眾所追求的生活方式,因此,我們期望大家在炎夏將至之際應以營養專家所提出,請養成「淡食」習慣,則人人健康快樂,神情愉悅。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