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打細算,開創觀光雙贏局面
隨著小三通的熱潮,地區人潮流動日漸提升,不論是民眾前往大陸旅遊,或是台灣旅行團來金參訪,都讓金門熱鬧滾滾;而金廈一條龍的實施,更是民眾廣為談論的話題,當中關係著能否為地區帶來正面收益,為民眾謀取更好的收入,引發大家的關心。
金門開放觀光後,到金門一遊的外地民眾,人潮有增無減,藉由旅行團而來的為大宗,團費由初期的萬餘元跌落到近期的四、五千元,變化超越一倍餘,對相關營業者影響甚深,免除惡性競爭的陋習,達成生命群體的共識,實為旅行業者的當務之急。
除了旅行團之外,民間團體或機關單位所策辦的各項大小型活動,都吸引來不同數量的人潮,到金門參訪、探訪,讓世人更加瞭解金門,同時也增加金門曝光機會。各項活動,雖然直接或間接的行銷金門,然而活動的策辦與執行,花費都是百姓的血汗錢,不能光由參與人數的踴躍,就能代表活動效果達到高潮。
每一項活動,若不精打細算,以為引進一堆人潮,就能創造錢潮,實際上,每項活動若都是承辦機關單位支付,對於金門整體而言,支出甚於收入,都不能算是經典的行銷活動。
而一批批外賓的來訪,參與地區公共事務,雖然能夠提供金玉良言,作為承辦單位的參考。然而,在熱忱招呼貴賓之餘,對金門整體而言,我們除了獲得「金門有人情味」的短暫稱讚,更希望能有推銷金門的「附加價值」。
與外地團體的交流與互動將是未來趨勢,近期並已日漸昇高,不論公私單位,策辦各項交流活動,應妥善評估與規劃,力求精確達到目標。外地團體的到來,雖然也成為觀光人潮的主流之一,然而規劃活動時,要有宏觀的遠見,也要有現實的考量,站在全民的立場去思考,將是為民眾謀福利的開始。
金門開放觀光後,旅行業幾經波動,幾家航空公司成為大贏家,金門行程的極速滑落,不僅造成相關旅行業者的收入短縮,惡性競爭促成旅遊品質的低落,對地區形象的不良影響更大,有待整個金門地區的民眾妥善思考與檢討。
地區旅遊業者收入的短縮與旅遊品質的低落、金廈一條龍對本地未帶來現實的收入,公私團體策辦活動所支付的外賓招待經費,民眾喝酒拚經濟卻影響健康的亂象,都是我們在開放觀光當中所應審慎思考的問題。
我們希望金門在開放觀光後,地區民眾都能成為生命共同體,群策群力,開創出一條穩固的大道來,同時精打細算,成功推銷金門,讓全體鄉親成為觀光業者的主人,更讓金門成為觀光潮流中的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