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發揮愛心關懷弱勢族群

發布日期:
點閱率:884

人類雖為萬物之靈,然而貧賤福貴卻截然不同,出生背景與幼年環境往往影響著日後一生,清明的政治可以照顧到大部份的民眾,安定的歲月猶難以降臨到每個人身上,因而健全社會福利措施與普及民眾愛心,便可為這個不平世界發揮補強作用。

近十年來,地區發揮愛心與台灣同步,更在兩岸間闡揚濟世救人功效,可見民眾為善不落人後的決心;我們欣見地區擁有如此雄厚的慈愛之心,全體民眾當見賢思齊,為這個社會盡些微薄之力,表達我們應盡的社會責任。

全世界每個角落都有弱勢族群,金門也不例外,對於家鄉各角落中的這些鄉親,政府除了落實社會福利政策,妥善關懷與照顧外,每個民眾更應以視病猶親的精神,對於殘障人士、精神病患、家暴受害者:::等弱勢族群,予以愛心支援和人道協助,讓他們從社會的陰暗中站起來。

這些不幸的鄉親,有些是天生的,有些後天造成的,然而天賦的人權則無異,他們與我們亦享有同樣的權利。同情之餘,我們更要關懷、照顧與協助他們,以愛心縫補他們生命的缺口,進而協助他們的家庭,鼓勵他們共同走出社會,同享燦爛的陽光。

去年的煞死狂潮,台灣某地區民眾對於染煞病人不僅不同情,對其家人更懷著鄙視、嘲弄之心,這種令人心寒的行徑,與眾多抗煞英雄相比,實有天壤之別,這種幸災樂禍的心理,實在是善良社會的大毒瘤。

金門的愛心與台灣同步,各種慈善團體也都爭相進駐這個古稱的「貴島」。我們相信民眾的內心深處,原本就有良善本性,對於自己的親朋好友能以禮相待,對於弱勢族群的同胞也能關懷備至。因為我們有深厚的愛心為基礎,然後眾多的慈善團體得以在此大展鴻圖。

古有為善不欲人知的胸懷,我們發揮愛心,也需要秉持良心,然而,我們有權利助人,也有義務協助這些朋友們保有隱私和自尊。

有些人在社會上勇於建立大善人形象,對自己的家人卻捨不得如此,所以民眾發揮愛心協助他人之前,不妨先孝敬與友善自己的親人,若是自己家庭都不照顧好,想在社會上發揮慈愛之心,恐有力不從心之憾。

而我們的社會上,目前正有一群群可愛的鄉親,無私無我,主動積極的投入弱勢族群服務的行列,他們的職務從醫生、商人、退休人員、家庭主婦::等都有,這種熱忱服務的精神,正是我們這個社會的生命之源。當前,我們在重視文化,強調觀光之際,營造勇於助人的社區文化,當是全體民眾不可懈怠的使命。

人類社會永遠有許多不平的事項,促成弱勢族群的產生,然而祗要我們多發揮愛心與熱忱,關懷地區弱勢族群,讓愛心紮根,將是金門豐厚文化中重要的一環。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