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愛護這塊土地自己要先有信心!

發布日期:
點閱率:644

台灣政壇紛亂,經濟成長遲緩財富大縮水,人心不安、國際形勢局囿,民眾對未來逐漸失去信心;而信心迷失就是「信心危機」的前兆,對政局及經濟的影響至深且遠。而金門,似乎也逐漸陷入這樣的情境!

早期的金門,在戰地政務體制下全民皆兵,雖天天處在硝煙彈雨之中,受戰地式的教育、暢行戰地經濟,一切顯得單純而有紀律,對政府深具信心,可是,自結束軍管發展民主政治與市場經濟,民眾顯得惶惶不知所措!諸如大量撤軍,靠軍人消費的工商業,頓時難以為計。君不見,從新市街當年的繁榮與現在的蕭條對比,可管窺一斑;居民若不試圖求新求變,往後的日子必定難以維繫。

然而,環顧當前現況,仍然尚有部分鄉親觀念故步自封,凡事消極、被動,無法適應新的民主政治機制,諸如部分公務員對法規的運用不夠熟稔,執行公務不知權變,若非從嚴解釋法條,就是曲解法令、敷衍搪塞,讓民眾無所適從,誠如前財政部次長戴立寧先生來縣府座談,直指部分主管已陷入「彼得原理」的窠臼,意指各階主管人員,如果已滿足現在的職位,不再有上進的企圖心,就是不適任;相對的,也有部分鄉親為維護私利,無視法令存在,抵制公權力,對執法人員無理謾罵與污衊,或利用網站匿名及黑函大肆攻擊,導致以訛傳訛,市井謠言滿天飛,而了解真相的有識之士,普遍忍氣吞聲、沉默是金,讓致力為民打拚的公務員士氣低落,道德勇氣日漸迷失;因而有部分鄉親爭相在台灣和廈門置產,且子女不留在金門,對出生地失去信心。加諸選舉沉淫在宗族與金錢的泥沼裏,小姓及沒有財勢的俊彥政治空間狹小,逐漸喪失向心力,島民意見分歧,人手一把號,各吹各的調,令有識之士憂心不已!

畢竟,鄉親對自己失去信心,如果再持續下去,恐將產生信心危機,對祖先留下的福地,以及子孫未來的發展,都是一種傷害;金門雖蕞爾小島,但自古人文薈萃、歷史輝煌,早期科甲聯登,如慰廬的西洪村「人丁不滿百,京官三十六」;大儒朱熹亦曾來金開堂講學傳道,此外,號稱開台、開澎進士亦為金門先賢;而且當今博、碩士不計其數,出任要職亦大有所在,海外商賈遍地都是,赫赫有名者屈指難數,如新加坡、菲律賓、大馬、日本、汶萊、越南等皆有「富可敵國」的僑親。

更進一步說,金門並不是沒有人才,也並非沒有良好的內、外在環境,而是沒有好好的去運用;金門人不是沒有肯擔當、肯做事的人,而是擔當得不到讚賞,做事得不到鼓勵;金門不是沒有諤諤之士,而是社會難容諍言;金門也不是沒有核心競爭力,而是欠缺一股經濟運轉力。

平情而論,以最近即將收回的六離島為例,這是經過許多人付出努力,才得到的初步成果,應該給與掌聲鼓勵,而非責難潑冷水,因為,防禦與管理的分際,開發建設與經濟的問題,都是第二階段努力的目標,期待鄉親共同參與繼續打拚,藉著六離島的輻射,擴大經濟領域,讓金門不再侷限於金門本島,營造更美好的明天!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