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金城觀光坑道立資源開發典範!
縣府列為年度施政計畫主要項目之一的「金城地下坑道觀光資源開發工程」,日前已完成規劃設計內容審查,並將於近期內辦理發包,預計明年四月可以完工。屆時,總長度二千一百二十二公尺的金城地下坑道,將對外開放參觀,讓訪客體驗金門當年全民皆兵,無分男女均參與民防自衛戰鬥的一頁史實。
據了解,金城地下坑道係建造於民國七十年,是金門戰地政務時期,因應民防自衛需要而構築的地下防禦工事。主體高二公尺、寬一點二公尺,總長度約二千一百二十二公尺,主出入口計有金城車站、縣政府地下室、國民黨金門縣黨部及金門高中等處。然而,談起坑道,對許多現代人來說,或許只是一項新奇的旅遊經驗,但對曾經參與戰役艱辛歲月的金門鄉親、國軍官兵而言,無疑是深刻的人生記憶。特別是金門坑道林立,甚而和民宅、居民生活合為一體,這是國、共對峙,以及戰地政務時期保命的「護身符」,留存至今成為地區珍貴的觀光資產。
不容否認,發展特色觀光,是地區各界都認同的方向,然而具體的事實呈現,金門似有遍地的特色,卻拿不出什麼值得向觀光客炫耀的。其間的癥結,便在特色力不足!「金城觀光坑道」的開發令人期待,而更令人好奇的是,未來坑道將以何種樣貌面世,如何加強體驗遊程的真實感、觸發性,又如何展現具體而微的金門特色,在在值得用心籌劃!
根據規劃、設計業者的構想,金城地下坑道觀光發展計畫,將充分利用坑道位於金城市區的可及性及便利性,規劃觀光動線及空間運用,內容則囊括了主題博物館、主體坑道體驗區、坑道藝術展示休息區,主題紀念品的開發及餐飲、特產的營運等等。對於硬體的構建,事涉專業領域,我們不便置喙,但後續的軟體規劃,卻獨不可缺少「金門的原味」。因為,坑道或許到處都有,然在喧鬧的市區併存一處觀光戰鬥坑道的特異性,才應是金城坑道觀光的真正賣點。坑道觀光元素的構建或不脫動、靜態的展示與體驗,然重點卻應在導覽解說的深度與歷史履痕所賦予的特殊價值。金城坑道的特色勾勒,必不能脫離當初構工官兵的生活經驗,或在心情上,戰爭與觀光的突兀對比,映照了歷史的扭曲與錯愕,但相信坑道的觀光化,更適足為老兵們的心靈歸巢、與思緒所寄。如若規劃初始,能多加入一些構建官兵的現身說法與歷史紀錄,相信會讓金城觀光坑道,更具有特色化發展的潛力。
總之,一處觀光資源的開發,便象徵了再一次希望的匯聚。我們欣見「金城地下坑道觀光資源開發工程」的肇始,卻對相應資源的利用與發展存有憂慮。例如,現存的翟山坑道、瓊林坑道、乳山故壘,本應展現史蹟再生的價值,於今卻以穿堂過巷、聊備一格的樣態面世,不忒可惜。冀盼「金城地下觀光坑道」有個好的開始,更能立個永續資源發展的典範,畢竟,觀光的具體效益,應該實現在「回頭客」的積累,而不在富麗的硬體建設;終究有好的口碑,才能永續觀光資源的精進與發展。對於「金城地下觀光坑道」的開發,將又是金門一大新的觀光賣點,相信全體鄉親都有殷切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