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大橋興建案真的要「沉」下去了嗎?

發布日期:
點閱率:463

日前,行政院正式駁回「金門大橋」建設計畫,裁定大、小金門間交通運輸以海運改善與發展優先。國內主要媒體相繼以「金門大橋興建案,又『沉』了」的斗大標題披露,消息傳回金門之後,令許多鄉親錯愕不已!

根據相關新聞報導:金門縣政府從民國八十二年就進行「金烈」水道建橋可行性評估,多次遭行政院退回。民國八十九年立委選舉前,當時擔任民進黨主席的現任行政院長謝長廷跨海到金門輔選,曾公開承諾民國九十年底前動工興建「金門大橋」,政院立即通過可行性評估。民國九十二年,陳水扁總統到金門視察,承諾儘快推動金門跨海大橋興建,並將「金門大橋」規畫改由交通部進行第二階段綜合規畫與建設計畫;交通部去年趕在總統大選前,將「金門大橋」綜合規畫與建設計畫提報政院審查。日前,經建會審查結果出爐,強調政院已於民國九十年六月核定金門整體港埠建設計畫,五年內將投資大金門水頭商港、小金門九宮碼頭港埠改善共約兩百九十四億元,因此,金門縣政府應以加強海運服務設施為主。

是的!金門縣府自民國八十二年開始籌建「金門大橋」之規劃,其間經歷三次總統大選、和多次中央民代與地方選舉,幾乎所有的候選人都高喊建橋承諾、或找政商名流背書保證;包括前任和現任總統,以及無數政治人物都誓言「金門大橋」一定會動工興建,因此,金門縣政府展現高度建橋決心,已自籌十億元建橋基金,可是,迄今金烈水道仍不見大橋芳蹤。換言之,十幾年來,每逢選舉前夕,「金門大橋」建橋議題即「浮」上檯面,被候選人炒得火熱,可是,選後即銷聲匿跡,仿如「沉」入大海,因而被譏為騙取選票的政治「浮橋」,莫此為甚!

坦白說,「金門大橋」之興建與否,理應從經濟效益、地方發展與未來整體需求等面向來考量。就政治和經濟效益而言,在金烈水域興建大橋,總預算經費高達四十三億元,可以說是金門有史以來最重大,也是最具規模的重要建設,其標示的是政府戮力開發金門的決心,踐履憲法保障離島經建發展的具體作為,更是兩岸關係良性互動的具體落實。

當然,建橋工程費用龐大,技術難度頗高,而且,將來保養維護工夫所費不貲,實難回應具體的投資報酬。因此,經建會評審大、小金門間交通運輸,應以加強海運服務設施為主,或許真有其專業考量,但是,十幾年來政治人物以「建橋」為籌碼操弄選舉,影響選民投票意向,也拿金門人的權益開玩笑,而今,卻給一個「想當然耳」的答案,怎能令人信服?何況,就在彼岸廈門的跨海隧道已然動工興建的同時,而我們才猛然發覺,原來政治人物對金門建橋的承諾,只是一場遊戲一場夢,夢醒一場空,對廣大鄉親真是情何以堪?

誠然,年底「三合一」選舉即將來臨,很多鄉親正準備再看選舉大橋「浮」出水面的當兒,卻傳來行政院正式駁回大橋建設計畫,相信鄉親聽到這項消息錯愕之餘,必定忍不住要問:「金門大橋興建案,真的要『沉』下去了嗎?」然而,我們仍企盼有朝一日能真的動工興建,成為金烈水道永不沈沒的大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