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首屆兩岸金門書展熱賣的省思!

發布日期:
點閱率:638

首次兩岸書商聯手在城中體育館舉辦的書展,原本預定只有三天展期,因金門愛書人反應熱烈獲展延一天,總計賣出一萬五千餘冊,價值一百多萬元,尚且不包含部份學校圖書館預訂數十萬元的書籍,除令書商振奮不已,更印證金門文風鼎盛名不虛傳,李縣長更期許明年春節再辦書展,提供旅台學子返鄉過年有機會選購好書。

綜觀此次兩岸金門書展,計推出一萬三千多種、近四萬冊圖書。展出以來買氣鼎沸,尤以大陸出版的美術、文史方面的書籍最為暢銷,其中「壽山石」就賣出二十多套;由於參展書籍未能借「小三通」地便,必須經基隆港往返,因此,書展結束後,大陸方面賣剩書籍,也被台省書商全部購買,便宜的好書受歡迎,可見一斑!

或許,這次兩岸金門書展算是成功的,讓地區愛書人大開眼界,也能就近購買大陸出版的優良書籍,不僅開啟兩岸文化交流新頁,也為明年春節書展立下基礎,值得鄉親欣喜與期待!

首先,在此次書展伊始,本報即以「首屆兩岸金門書展開啟知識交流新頁」為題,披露歷史期許,進而以「登高所以望遠,曲高所以致雅」;及歷史的巨響總是要有人去點燃相勉,期待有成。如今書展已然成功,站在歷史的眼光看,這些期許,我們希望能成為明日改寫歷史契機的種子、他日活水泉源的心海。因為,兩岸隔絕五十年之後,再踏出知識文化交流的第一步,意義非凡。

其次,如何運用此次書展成功之勢,鼓動地區讀書風氣,讓大家愛書、藏書,進而培養書香社會之目標。畢竟,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城市文化指標言,從公部門圖書館數量、藏書數、藏書種類之廣博,乃至一般家庭書房數、藏書數等靜態指標,並及動態之活動,如購書之消費額比例、各項研究報告、學術座談數量,可以充分展現一地的文化水準。易言之,買書是一種社會面、生活面的層次,並進而深化於生活中,這才是知識交流之道,更是舉辦兩岸書展之目的。

當然,這次書展推出的一萬三千多種、近四萬冊圖書,全部屬於傳統書籍,看不到時尚流行的「有聲」書。比方說,有許多鄉親興沖沖而去,冀望能買到大陸出版的「清宮大戲」、「地方民俗技藝」、或「大陸尋奇」等等光碟影片,可惜,在展售場卻不見攤位和芳蹤,無不大失所望。根據主辦單位表示,類似的「有聲書」多不勝數,然因礙於法令限制,均被排除在參展清冊之外,暫時無法與金門鄉親見面,實是美中不足的憾事!

除此之外,此次參展大陸書籍和相關書架擺設,仍要依規定繞道台灣基隆港,再另行裝船搬運來金門,無法就近借道「小三通」利之便,不但費時、且費事,也徒增運費轉嫁在消費者身上,法令僵化不能兼顧情理,再次凸顯兩岸文化交流,仍存在著諸多障礙,猶待努力去克服。

總之,首次兩岸書商聯手在城中體育館舉辦的書展,因金門愛書人反應熱烈獲展延一天圓滿落幕,總計賣出一萬五千餘冊,價值一百多萬元,除令書商振奮,也印證金門文風鼎盛名不虛傳。在此,我們願以「江山如有待,書香滿畫樓」作為書展成功之賀,並期望明春書展更成功圓滿!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