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金門書香社會再造海濱鄒魯美譽!
金門縣文化局為提供民眾博覽群書的機會,自二十四日起至三月五日止,在金城國中體育館盛大辦理「二OO六文化饗宴圖書展」,將展出五萬多冊優良圖書,希望藉以推介優良圖書,提升閱讀風氣,達到推廣書香社會的目標,讓鄉親共享文化盛宴,營造一個書香傳情、文化有禮的書香金門。
這項書展由縣府主任秘書翁廷為主持剪綵,揭開一連十天書香盛會,提供軍民學生品味書香、拓展心靈的天地。翁主秘致詞時表示,金門縣有悠久的文化歷史背景,明、清兩代先後出過四十三名進士,如今進入知識爆發的時代,每個人都需要吸收更多的資訊與知識,盼望藉由書展提供鄉親自我提升的機會,跟上時代的腳步。
的確,金門自古即是文化的島,證諸歷史,東晉時已有衣冠南渡於此;唐朝時闢地牧馬,人口日繁;宋朝以後,文教日昌,朱熹曾來講學,因而人文薈萃,科甲聯登,曾有「人丁不滿百,京官三十六」、「金門無地不開花」的美譽!
而島上居民亦以中原宗族社會,以及純樸敦厚的生活習俗自負,遂有「海濱鄒魯」之稱。明、清時因有海寇侵擾,民國後成為反共前哨,戰火洗禮,卻從未忘記教育,海外歸來僑民,以實現三大志業為榮:一是建新屋、二是修家廟、三是興學堂。是以,金門文化雖經烽火歲月,仍綿延不絕。
然而,歷史與新局對金門文化終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如杜十三論「消失的金門戰地」所言:「金門在過去忍受著太多『歷史的砲擊』和『文化的扭曲』,如今則一方面急於掙脫戰亂和屈辱,一方面急於迎接寬闊廣袤的國際海洋觀光新世界,自然因處於新舊交替中面臨徬徨,也面臨期盼。」想要在歷史交叉點,朝向文化昌明的未來,積極營造書香社會,是導正價值觀念,確定以優越的文化遺產來形塑地區特色,所必要的基礎工作。
李縣長上任以來,以「觀光立縣、文化立縣」為施政主軸,近年來舉辦的各項研習會、文藝活動,都有助於民眾教育水準的提升,此次書展「主題區」展出行政院新聞局近三年推介的各類優良圖書、歷年來金鼎獎得獎作品、文建會出版的各類文化藝術圖書、歷屆小太陽得獎作品。而「優良讀物區」則匯集國內各大出版社各類優良圖書、及幼兒教育、兒童教育、親子教育等專業書籍。
此外,會場還設有健康、衛生保健圖書專區,推介醫學保健、美容生活、精緻食譜區,正好配合政府推廣保健知識,提升國人重視健康觀念的政策,讓民眾能瞭解保健之道,吃得美味又健康;其次,還有小說散文區,有世界名著及溫馨雋永的小品文,充實人們的精神生活;以及休閒旅遊專區,介紹各地風土民情。書展規模壯觀,內容非常豐富。
總之,在這次展覽中,文化局也展出關於金門歷史、古蹟、文藝的十多種書籍,也有適合兒童的圖畫書及繪本,還有金門文學叢刊,展現了金門豐富的人文資產。且讓我們在書展期間,參與選好書、讀好書,使金門既是最快樂的城市,也是最有氣質與涵養的地方,讓鄉親共享文化盛宴,營造一個書香傳情、文化有禮的書香金門,再造海濱鄒魯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