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永續發展思維建構金門的發展地位!
今年四月廿二日起,縣府召開為期兩天的「金門縣縣政發展研討會」,在公部門、各級社團、企業人士,以及地方民眾的獻策下,確認了地區「觀光立縣、文化金門」的發展主軸,並體認到唯有經濟發展、社會文化與自然生態,均能有序、平衡的運作,金門才有永續發展的可能。
現代化的政府除了要精而美外,更重要的是,要面面俱到尋求「萬能政府」的可能。而要發展「萬能政府」,公共政策的擘劃及執行,便不能欠缺「永續發展」的觀念。永續,是對歷史的傳承、未來的期許,以及當下的負責;發展,則著重在「不進則退」,以更高的視野,開創無限的可能。縣府如今能以永續發展做為未來的擘劃施政的構想,誠然已經洞燭明察,看到了問題的關鍵所在。
就永續發展而言,金門的缺點,恰是金門的優點。或許,地區位處邊陲離島,少了中央關愛的眼神,卻多了自力更生的空間;也或許,區位讓金門陷入了五十年的戰禍蹂躪,卻也促成了今日兩岸交流重要窗口的關鍵地位。對於金門未來的發展,我們有許多期許、願景,卻也明瞭,其間有著許多難以突破的阻難。
首先,就拓展觀光產業,帶動旅遊升級而言。金門區位之優勢,深具發展邊境貿易及兩岸旅遊的利基,然而,「政策」成了最大的不確定因素,更是金門圖發展的最大夢魘。金門拓展觀光的最大掣肘,在於客源的缺乏;沒有客源,就無法遏阻業者的削價競爭,談不上旅遊品質升級,更遑論良性的永續發展。面對未來,是該痛定思痛的時候了!因為,何以一夜的諾曼地登陸,讓法國發了五十年的觀光財;金門五十載的戰地,竟做不滿一天的遊程?在我們埋怨政策無法配合的同時,是否也該想想,過去,我們浪費了多少時間及資源。
其次,就拓展經濟產業,創造就業機會而言。金酒身為白酒業的龍頭,足堪印證金門酒業的發展潛力;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金酒有了大把盈餘,卻欠缺投資的眼光及發展周邊產業的魄力,於今,鄉親們能從限量酒中獲取些微的利潤,但屬於「金酒鏈結」產業的厚利卻未被掘起;面對金門整體經濟產業的低迷,金酒理應肩負更多、更重的使命。
所幸,公部門目前已看到了酒糟育成特產品的遠景,酒糟畜牧、漁產品的經營及開發,縱然存在疫病及生態保育的風險,卻為金酒的產業價值鏈結構建了永續營運的可能。
最後,就落實文化建設,提昇競爭力而言。金門昔為「海濱鄒魯」,為閩南文化原鄉,然卻因戰地的揚名,反而模糊厚實的文化底蘊;如今,地方熱心鄉土文史的鄉彥不少,期待公部門更有效整合,將影響性延伸至點、把參與度覆蓋到面;畢竟,集體參與是落實文化建設的根本,更是提昇金門競爭力的重要關鍵。
總之,五十年的戰亂桎梏已歸歷史,未來,金門不該再有悲情。或許,地區能做的委實有限,但如不能善用資源,形塑最大的成效,何以讓外人理解,金門已非逆來順受的「小媳婦」,而是奮起直追的「小巨人」?就請在「永續發展」的思維下積極行動吧,為金門打造堅若磐石的發展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