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遊學市場只宜由提昇自我著手!
金門縣政府已擬訂「推動全國國民中小學學生來金門戶外教學旅行實施方案」,並積極推動實施之中;同時,也針對該方案召開座談會,聽取各界意見。因為,依據縣府預估,九十五年度來金門進行戶外教學旅遊的學校至少達到四十間;師生及家長人數至少三千人次。
平情而論,全國國民中小學約有三千三百七十所,師生人數達二百五十萬人以上,學生的戶外教學、旅遊,除老師外,也常有家長陪同,潛在觀光客源極為廣大,確實深具開拓價值。然而,觀諸現行研訂的具體措施,似仍有亟待改善的空間。
首先,為極力爭取台省學生的戶外教學、旅遊大餅,積極的研訂了各種鼓勵方式,包括:免費招待各中小學校長及家長會會長二百人組團來金門實地考察,設宴招待、贈送公務酒、補助全額的旅遊保險等等,這些具體的作法,不難讓人看出為拓展觀光客源,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用心著實良苦,卻令人有「目標錯置」之憾。
因為,靠招待主導、決策的各中小學校長及家長會會長了解金門,讓推案順遂的進行,或許情有可原,卻易令人陷入「強摘的瓜不甜」的迷思。畢竟,金門是邊陲離島,要發展國民旅遊本就存在先天的缺憾,「補助」是合理的促銷手段,卻不宜拿來做為討好消費者的利基;因為,與其用這筆錢去討好消費者,還不如移為重賞,鼓勵旅遊業者端出更像樣的「牛肉」,讓台省的校長、家長會會長、中小學生們感受到在金門進行戶外教學及旅遊的與眾不同,而「吃好逗相報、相招來七陀」!
其次,開放公家資源,供學校進行戶外教學,諸如:建功嶼的住宿、農試所的自行車及焢窯、林務所的野外露營,以及畜試所的器材加強等等,本屬應當,然而,其間可以體現多少金門特色,卻不無疑慮。不論是中小學生或一般遊客,既然要增加四仟元的機票成本到金門旅遊,無非是想看到、體驗到一些台灣沒有的特色資源及感受;然觀諸現行的促銷方案,除了「建功嶼的住宿」稱得上獨特之外,可還有足以說服消費者非來金門不可的動機及理由?如若我們不能理直氣壯的說服自己,又如何保證滿足他人?剖析自我的優劣,創造「人無我有、人有我強」的旅遊商品及品質,才是拓展金門遊學市場的唯一良方。
最後,在文宣推廣方面,運用媒體行銷推廣,輔導學校、出版社,出版「到金門遊學」專書,推廣到金門遊學固是不錯的行銷手段,卻宜以更深化的思維來構思整起的促銷方案。直觀上,「遊學」不似三天兩夜的走馬看花,而是更深層的知性及文化之旅;挖掘金門深層的人文底蘊,導引消費者與鄉土的互動及密合,才能為金門的遊學市場撒下萌芽的種籽,形塑更寬、更廣的行銷空間。
總之,與其消極的用「招待之旅」吸引遊學人潮,不如積極的提昇自我,讓消費者主動上門。凡事有競爭才有進步,有進步才能積累利基;不能激起地區旅遊業者的自省,任何促銷手段都屬枉然。是以,我們深深的以為,要引發遊學風潮,只宜由形塑特色遊程、提昇服務品質,堅強自我實力著手,否則,縱使天天都有「白吃的午餐」,也不見得盡能滿足消費者挑剔的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