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滅病媒蚊蟲防範傳染病發生!
天氣日漸回暖,蒼蠅、蚊蟲滋生,各種病菌隨著繁衍傳播。由於每年四月至十月,為金門地區蟲媒傳染病通報高峰期,為加強防範工作,以期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之目的,日前,衛生局在行政大樓三樓會議室辦理蟲媒傳染病防治在職教育訓練,以「傳染病傳染途徑、診斷、治療及防治措施」為題,將正確的預防以及處理知識傳達給第一線防護人員,冀望提昇地區第一線醫療、護理、防疫人員對疾病的認知以及預防之道。
據衛生局指出,防範疫疾需要各單位通力合作,藉由活動加強與署立金門醫院、縣環保局、金門動植物防疫所、各衛生所、各鄉鎮公所及軍方單位之聯繫,有效建立疾病防治機制,共同杜絕及預防疫病入侵,盼能充份發揮整合的力量,方可有效保障地區全體軍民身體健康。
眾所週知,恙蟲病和登革熱、瘧疾等,都是經由媒介才傳到人體,因此,不但要消滅蚊、蠅、老鼠等有害病媒,使環境較為清潔,而且,也減少了疾病經由媒介傳播的機會,從傳播來源控制與預防,比已經感染了再治療更好。
事實上,恙蟲病是由帶有立克次體之恙蟲叮咬,經由其唾液使宿主感染立克次體的急性發熱性疾病。而老鼠是恙蟲最常見之宿主,家中有零食、剩餘飯菜沒有收好,就容易吸引老鼠,加上堆置雜物沒有整理,更成為老鼠的藏身之處,而藉由老鼠傳染的恙蟲病,嚴重者可導致死亡,不可不小心預防。
恙蟲病之預防,可噴灑除草劑或殺蟲劑等除去雜草,且將剷除之雜草予以焚化掩埋。進入草叢地區時,持續塗抹防護驅蟲藥劑,以防止恙蟲叮咬。工作人員工作時,如果接近草叢地帶,注意穿著長袖衣褲、靴子、手套等,不要暴露皮膚,並每日沐浴換洗衣物,以收到預防效果。
而登革熱、瘧疾等皆經由帶病菌的蚊子叮咬而傳染,為避免蚊子繁衍,應隨時清除戶外的積水容器。頂樓陽台的積水迅速清理;若地下室出現積水,要儘速抽乾保持乾燥;室內盛水容器,每週換水,並用刷子刷洗內壁,以除去附著於其上蟲卵;住家四周環境的廢棄容器,例如輪胎、鐵鋁罐、帆布、寶特瓶、盆栽墊盤等,也都要加以清理;需用之儲水容器應加蓋,不用時倒置。如此將使蚊子的幼蟲孑孓沒有生長環境,可大幅度減少蚊子的數量。
另外,避免停留蚊子聚集地區,也是避免受感染的好方法,如不得已必須前往,就必須做好穿著淺色長袖衣褲、皮膚裸露處塗抹防蚊藥膏、睡覺時掛蚊帳或加裝紗窗、紗門等「自我保護」措施。
總之,因應病媒蚊蟲滋生,政府單位通力合作外,民間也要配合共同預防,全民應建立正確的防疫常識,發揮共同維護環境衛生的精神,激發出健康社區意識,營造健康生活社區。針對病媒蚊蟲的習性,消除其棲息地,做好環境衛生工作,將對減少病媒蚊蟲大有助益,在病媒蚊蟲大量繁衍的時期,儘量減少到蚊蟲較多的地區,而平時經由衛生研習,以及其它相關資訊,了解經由病媒傳染之疾病的症狀,若是不幸傳染到,能迅速判斷,及早治療。如此,預防與治療相關措施都具備了,必能有效消滅病媒蚊蟲 ,防範傳染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