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再生史蹟宜有更積極的作為!
金門夏興「A區油庫」走過近四十年的烽火歲月,軍方準備釋出配合地方發展,李縣長於前些日會同相關人員抵現場實勘,初步認為油庫坑道卸下征衣後開發為觀光酒窖,將可作為觀光賣點,要求縣府相關單位積極做好接手準備。
的確,史蹟的再生利用,一直以來,都是地區公部門極力在做的要事;然而,我們以為,史蹟的再生利用如果不能與產業結合,便似缺少有力的後盾,難有永續營運的空間及機會。話說如此,或許顯得落入功利的俗套,然卻是不爭的事實;君不見,地區現行對許多饒富戰地風味的坑道、設施,進行了整理及開發,「維護、再生」的價值是體現了,卻未必盡顯「活化、利用」真髓,實有「為山九仞,功虧一簣」之憾,亟待大家正視問題,並積極努力展現作為!
事實上,金酒做為地區的龍頭產業,對史蹟資源的活化利用,應有其不可推卸的使命。畢竟,地區的觀光景點眾多,卻少了精彩的「商業操作」,往往豐富的文史資源,但短缺適宜的行銷包裝,徒留「既入寶山空手而回」之憾;基此,我們以為,金酒宜以更大的投資腳步,主動介入地方史蹟的開發及利用,藉以活絡周邊產業,讓史蹟的永續經營成為一種可能。觀光酒窖,便是一個可以思考的方向,其餘諸如:小型體驗酒廠的肇建,再製酒品的開發、附屬產業的帶動等等,未嘗沒有值得努力的空間。
更進一步說,公部門大舉接收軍方廢棄營區、設施時,宜有周全的事前規劃及因應策略,萬勿抱著且戰且走的心態,切莫以為先把資源掌握了,就能有更大的發展,殊不知在許多現實因素的掣肘下,接收可能只是另一次的廢棄;此對地區的整體發展非但沒有好處,甚且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以夏興A區油庫坑道撥用為例,便衍生了縣府及金湖鎮公所爭用資源的現象,此或可藉由內部的協調機制解決,卻也曝露出縣府缺乏整體協調機制,以及整體開發利用計畫的缺憾;再進一步深究,金酒總是處於「長官交辦」的地位,不思積極主動的運用現有利基,投入地方觀光建設,為金門留下豐盛的觀光資產,亦有值得檢討之處;反觀金湖鎮公所雖有「不自量力」之虞,但其主動積極的態度,卻值得讚許及肯定!
誠然,在接收軍方廢營區、設施後,如何保證永續經營,實是最大的難題。現今,許多公部門花大錢整飭的景點,常常落得付不出水電費的窘境,因此,我們以為,商業機制的引進很重要,此非著眼於必然的獲利,卻可實際的維持景點的基本運作,並解決部分的就業問題。之前,地區文史工作者曾提出經營碉堡咖啡館的構想,此或許為現行法令所不允,卻未必代表沒有努力的空間;對此,相關單位、部門宜再做更大的努力及突破,切莫讓「再生、活化、利用」僅止於時髦的代名詞。
總之,我們對李縣長積極活化、再生利用戰役史蹟發展觀光,冀望帶動地方繁榮發展,增加就業機會的用心,表示肯定與敬佩;然對於幕僚作業思維似嫌僵化,深不以為然!畢竟,縣府是個大家庭,是個大團隊,唯有眾志成城,才能使命必達;一味的因循故往,缺乏開創的信心與勇氣,史蹟,將永遠蟄伏於歷史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