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溪邊海水浴場開張看金門海灘遊憩展望!
荒廢十年的溪邊海水浴場,經過金湖鎮公所分兩期施工整建,前些日舉行啟用儀式;縣長李炷烽、議長謝宜璋等地方首長、以及縣籍立委吳成典等貴賓應邀主持剪綵,並一起體驗沙灘越野車、參觀香蕉船、拖曳傘等高品質遊樂設施。
而且,溪邊海水浴場重新開幕的當天,活動現場並安排清涼泳裝辣妹走秀節目,吸引全場目光;此外,當晚還有營火晚會、烤乳豬等活動,讓到場訪客盡情享受金門海濱之美。
或許,時值大環境經濟不景氣,台省諸多海水浴場紛紛關門歇業,而金湖鎮公所為營造轄區整體觀光旅遊動線,斥資一千六百餘萬元,進行溪邊海水浴場硬體建設,並獲得民間業者勇於投資遊樂設施、與器材著手經營,在在俱皆展現不凡的視野及勇氣,冀望能為金門沈寂的投資環境營造生機,更為地區逐漸走下坡的觀光市場,注入全新的活力。
平心而論,金門固然擁有秀麗的海岸線、與豐富的生態景觀,然而,要成功營運一處濱海遊憩產業,實為披荊斬棘之舉。困難的原因除大環境景氣低迷之外,整體的發展方向、業者的營運策略調整,以及管理機關、公部門的心態及視野,都是成敗的關鍵。就溪邊海水浴場而言,以下的幾個面向,或可供作參酌。
其一,公私部門的協力。公部門許多委外經營案,常常失敗在利潤與責任的認定及歸屬;就業者而言,在商言商,最小的投資,預期要有最大的收益,然在公部門的立場,所有的投資俱屬公共財,業者的營利行為理應做到最嚴格的監管;依法行政,只是最基本的要求,謀求最大的公共利益才是公共造產的最終使命。基此,公益與私利的拉扯勢不可免,如何共創雙贏,不僅管理者的角色重要,上級機關盱衡全局、解套法令、創造空間,協調兩造紛爭的機能,至為關鍵。
其二,營運的策略。海水浴場一年中有限的開放期,勢必壓縮獲利空間,打擊業者的經營意願;當然,如今業者敢挹注巨資購進遊憩器材及設備,自然有了相應的盤算,然而,我們還是要多嘴一句,「不要把海上活動,當成唯一的商機。」以溪邊海水浴場而言,開發多元的遊憩機能應為首要之務。舉凡特色的餐飲開發、休閒渡假屋,甚至是發展成為渡假會議中心、夏令營,或搖滾音樂聖地等等,都是可以嘗試的選項。
其三,周邊的建設及開發。過去溪邊海水浴場,也曾在配合觀光政策下對外開放,但卻落得草草收場;事隔十年,地區的整體觀光環境已改善許多,但周邊的建設及開發卻仍嫌不足。狹小曲折的車道、危機四伏的雷區、周邊荒蕪的建設,皆阻礙海水浴場的發展;我們認為,應以整體的發展思維,來看待溪邊海水浴場之建設。未來,如能建設開發串起海水浴場、料羅濱海與媽祖公園,以及農、林、畜三所的觀光動線,或許,海水浴場將可成地區最具代表性的觀光指標。
誠然,如李縣長所言:「陽光、綠水是金門的新希望。」地區是個少受污染、遠離凡囂的人間淨土,是發展渡假中心及濱海遊憩產業的首選;相應的基礎條件不差,投資開發、營運的腳步似嫌太慢。希望溪邊海水浴場能愈做愈旺,兼為金門的濱海遊憩產業之開發,帶來嶄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