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金澳兩門包機為金門帶來新契機!
九月十九日,是金門觀光邁向國際化的歷史新頁!「金門││澳門」國際包機舉行首航典禮,縣長李炷烽率所屬團隊及地區各界代表與會;李縣長表示,這項活動是一次創舉,具有歷史性的意義,象徵著金門推動國際觀光旅遊跨出一大步,更具體的實現「讓兩岸認識金門,讓金門走向世界」的施政願景。
「金澳國際包機」首航,的確具有歷史性的重大意義。其一,金門的航空交通正式與國外直接接軌;其二,為金門的國際觀光旅遊打響第一炮;其三,具有推動「國際定期航線」、「兩岸中轉國際航線」的指標性意義。事實證明,金門真的可以走向世界,接下來,便是要如何讓「世界願意走向金門」了。
或許,有人並不看好金門的「國際包機」業務,因為,眼前不見市場客源,頂多只是另一次的經濟消費傾斜;此一見解雖不無道理,但卻不代表金門沒有發展國際旅遊的機會。誠如李縣長所言,「我們若不走出去,人家就進不來;包機不是目的,發展成為定期航班才有意義。」
的確,就區位而言,金門居兩岸要衝;透過金門可以往來廈門,經由廈門可以快速的連動北京、上海,以及國際上許多主要的城市。若以長遠計,金門未必不能取代港、澳地位,成為國際貿易轉運的重要樞紐,並具體發展成為世界的金融中心,現在缺的,只是「時機」的來臨。
所謂「時機」,講的是一種順勢而為的趨向,一個「不得不為」的機會點。我們堅信兩岸的經濟發展,正朝向相互依存、和平共生的路上前進,接下來,就看我們如何掌握住發展的契機,為金門奠定可深可久的發展利基。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這個「時機」並不全然掌握在金門人自己的手裡。就目前的政策以觀,金門只能成就如「金門││澳門」之類的包機對開,長此以往,單是維持營運都有問題,還能談得上什麼「定期航線」?金門國際包機要發展成為定期航線的唯一機會,便是大幅開放「小三通」的適用對象,讓更多的人可以經由金門自由出入大陸、台灣。一旦如此,金門人潮有了,錢潮自然接踵而來,投資者看得到「錢」景,金門的未來就有機會。
前天,李縣長在接受專訪中提及,「建議中央比照港、澳,將金門做為兩岸『一國兩制的實驗區』。」就當前的政治氛圍,這種說法無異是挑戰禁忌,自尋煩惱,但卻也真確的凸顯了一個事實││在「本土政權」的眼裡,或許根本就沒有金門的位置。金門要想走出自己的道路,只能訴諸兩岸資源的結合,觀光是金門的發展正道,缺了大陸這一塊,可能什麼都不是。金門「國際包機」或許正是一個引子,體現了金門的發展機會,也同時彰顯了當前政策的謬誤,以及身為離島居民的悲哀。
誠然,一個眼界狹小、缺乏遠見的政府,是無法替人民創造幸福的。金門的國際直航包機眼前或許「客源」有限,未來也有「斷航」的可能;但是,我們必須理解,這只是打造金門成為國際觀光島嶼的開端,如果沒有起步,豈知島鄉可以創造多大的觀光能量?
前天,「金門││澳門」國際包機正式起飛,冀盼中央也聽得到金門「求生存、圖發展」的聲音,請放手讓金門打造夢想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