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消失人文的書展

發布日期:
點閱率:817
字型大小:

第十六屆台北國際書展,受到去年出版不景氣的影響,不少小型出版社退出書展,有設計感的攤位減少,簡陋的「三十九元書店」反倒進駐。本該是書香嘉年華的國際書展,如今面對淪為大賣場的考驗。洪範文學今年首次退出書展,讓昔日著名的「五小」文人出版社,如今只剩九歌獨撐大局。過去請作家在攤位「站台」辦簽書會的盛況,今年也不復見。這是日前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對本次書展的深入報導;對照於浮面聲光的另類報導,尤見清音,我們願就此論述之。

知識旨在開發人類潛能,以應生活所需,以臻生命意義。而書展之功能,即在藉各種不同面向書刊之交集,促進知識之流通,開啟知識之揚帆,無非希望藉此知識嘉年華會,使書香社會得以更進一步;人文風華更以再上層樓。是以各先進國家莫不傾全力於各型書展,其理在此。

而今書展竟淪為大賣場之窘境,就書展功能來說,豈是失敗而已;設若有質感、具人文之書類銳減,甚至於被流俗、簡陋的賣場書所取代,就啟發人類潛能;提昇人文素養;發場人性來論,終究不是一句遺憾所能盡。誠所謂多讀詩書氣自華,素雅的人文氣質終究須賴人文書類來化育!

更重要的是,一個社會的價值觀,是來自於這個社會的共同生活方式之中,經由意見領袖、社會賢達、清望之士的整理、提煉、闡述、論辯而形成,允為社會主流意見,風行於世。因此,設若一個社會的主流意見是棄典雅,就陋俗,則希冀建立一個人文素雅的書香社會,無異緣木求魚,這才是我們所擔心的!

就中西社會進展來看,價值意識一方面淵源於傳統,一方面植根於生活的實踐。不是少數幾個人可以憑空創造而強加於整個社會的,只要這個社會本身有其獨立性;但既使如此,具影響力之平台仍具風行之功能。且以我國科舉來論,漢代的「孝廉」、「賢良」、「方正」,固然明白主流價值取向;明清以後的以「四書」取士,也大體展現主流價值觀;及至五四新文化運動,在尼采「重新估定一切價值」後,當時知識份子曾就此否定了一切傳統價值,仍至有新文學之運動;時至今日,各種人權、法治、自由等普世價值,就其泉源來說,仍是受到內在、外在的衝擊而形成的。就此而論,邇來教改大幅刪減文言文,聯考題目流俗化,進而使中國文化式微,難道不與社會素雅之風日消,暴戾之氣日增無關嗎?也因此,政治人物口吐粗言,也就不足為奇了;因為已很少人會去品味多讀詩書氣自華的意境了!

「人須求可入詩;物須求可入畫。」 我們以為:儘管價值意識一方面淵源於傳統,一方面植根於生活的實踐,不是少數幾個人可以憑空創造而強加於整個社會的。但追求一個有質感且人文的社會,不正是人之異於動物之處嗎?所謂風行草偃,如何重振人文社風,提倡讀好書運動,當局及有良心的知識份子豈可避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