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維護社會治安靠大眾、保障人身財產安全靠自己

發布日期:
點閱率:752

──兼談加強反竊盜與反詐騙需由個人做起

地區整體治安狀況究竟如何?是好還是壞?此一嚴肅的議題,事關社會大眾日常生活及生命財產安全,亟應認真面對,實問實答。

對此,治安機關無虧職責,夙夜匪懈,不忘打拚,希望要做到民眾滿意放心。根據縣警局公佈九十七年一至三月地區治安狀況檢討分析,此期間地區發生之全般刑案,指數並未升高,儘管不能有案必破,仍然維持穩定狀況,並無多大變化。數字會說話,當然具有一定的公信力。

然不可諱言,竊案與詐騙案件則有增加趨勢。點點滴滴,民眾都有感受。再說,有人住居的地方,則有治安狀況發生。人是活的,到處穿梭流動,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良莠不齊,在所難免。

治安工作是長久性的事業,防患未然,弭患機先應為最高理想目標。當然治安機關責無旁貸,但也需要民眾全力支持,由個人做起,主動參與治安行列,否則,百密一疏,可能出現重大治安漏洞。換言之,社會治安跟隨經濟環境而轉變,環境與治安具有因果互繫關係,瞬息萬變,不是一成不變。短期間的治安狀況,很難據以確認好壞,民眾的真正感受,也隨時空因素的影響,有時說好,有時說壞,叫好時不能掉以輕心,反之則需檢討加強。

日前縣政總質詢時,也有議員指出:邇來地區竊案頻傳,詐騙集團入侵校園。個人資料何以外流?管控頻有問題,致使歹徒有機可乘,引起許多學生家長憂心忡忡,莫不期待權責機關展現實力,正本清源,以確保地區純淨與安全,鄉親不怕生活清苦,惟懼惶惶不可終日。

縣政府教育局局長李再杭也於答詢表示:有關詐騙集團持有學校或學生家長個人資料,用以按圖索驥找人詭詐,頃經全面調查,確有一二○人之多接到詐騙集團冒充學校導師撥打電話,誆稱學童走失,甚至威脅恫嚇,揚言學子遭到綁架。終其目的,則是要求按其指令匯出款項,否則將有不利後果云云,使人心生恐懼,驚慌失措,其中受話對象則以在校三至五年級學生家長居多。至於個人資料外流部分,真實狀況與管道如何?猶待再作深入瞭解,加強管理防止。在在顯示詐騙集團變本加厲,嚴重影響地區社會安定與安寧,不能等閒視之,反制遏止應是當務之急。

持平而論,「反竊盜」與「反詐騙」工作,厥為地區當前治安重點。倘以有限治安人力,殊難克竟其功,真正的治安利器,即是全民反省,全民警覺,人人建立憂患意識。保障生命財產安全,自己才是強而有力防護網,唯有全民集中力量,打擊犯罪,才是治本之道。

此前,又有鄉親平白損失鉅款二百萬元。如果不是警方及時攔截,畢生全部積蓄恐將一次付諸流水。言者諄諄、聽者藐藐,為何竟將警方宣導的「報警、查證、冷靜」三步曲棄之腦後?如今吃虧上當,再多的「夭壽、僥倖」詛罵,一切都已晚矣!再者,民間「守望相助,鄰閭相顧」的精神日趨式微,為期因應未來治安工作需求,有關社會自發性自衛組織,亟待權責機關全面加強輔導與教育,使之發揮輔佐地區治安功能。

時代在變,環境在變,而最令人憂心者,莫過於「人性」也在變。且看許多作奸犯科者,亦在求「新」求「變」,如組織犯罪,利用科技作案。真凶主嫌,常常躲在暗處或藏身境外,出面投案或被逮法辦者,不是「大尾」而是「小腳」。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讓人防不勝防。只要騙得來就騙,詐得到就詐、有什麼偷什麼,不勞而獲,喪盡天良,社會普遍深惡痛絕,與其如此,不如群策群力,共同為地區治安作出貢獻。

在此再次舊話重提,社會治安之良窳,固係治安機關當然責任,必須一肩挑起,無由推卸。然而正本清源,長治久安,不在保母之多寡、裝備與武器之好壞。面對當前治安警訊,值得鄉親大家惕勵,治安靠大眾,保障靠自己。而也寄語劉內閣行政團隊,民眾全力支持拚經濟,但也期待拚治安。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