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正體字
為歡迎陸客,部分國內業者從旅遊區簡介、指標到菜單大量使用大陸簡體字,甚至觀光局的簡體字網頁,國旗、總統都不見了,首都也成了「最大都市」,引發若干疑慮。「台灣人準備迎接陸客,用了太多主觀概念,過多的奉承,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流失自己的文化及堅持,其他國家也沒為了歡迎陸客而大量使用簡體字。」一位文化深度之旅的工作者,語重心長地提醒。其實,不論是大陸踩線團長范貴山,或其他團員都認為有無簡體字並不重要,繁體字和簡體字架構差不遠,看多了、就懂了;陸客來台想看的不是簡化的字體,而是獨特、天然的景色及文化,以及熱情、高品質的服務。
這是日前國內媒體針對國人為了逢迎陸客,因自卑、無知、諂媚等因素,大量使用大陸簡體字的報導;誠哉斯言!我們在上週社論中,即以「從馬英九總統的正體字說起」為題,呼籲鄉親切莫為了逢迎陸客,自失珍貴文化資產,大量以殘缺不全的簡體字取代平允方正,保留中文形、音、義資訊美的繁體字。並回顧鄉彥倪振金先生多年前的歷史論述;將繁體字與簡體字正名為正體字與異體字的歷史論述,二年後時任台北市長的馬英九也響應這個劃時代的論述,形成一段文字佳話。進而呼籲鄉親應自信地使用正體字。如今看到台媒報導,豈僅有知音之感。
誠如踩線團長范貴山或其他團員的看法:有無簡體字並不重要,繁體字和簡體字架構差不遠,看多了、就懂了;陸客來台想看的不是簡化的字體,而是獨特、天然的景色及文化,以及熱情、高品質的服務。我們且看世界各地著名景點,保有在地的特色才是吸引知性旅遊的重要條件;況且,如今我們所保留的是中華文化的正統;世界文化的瑰寶,理應以此來吸引因意識形態的無知,步入歧途的大陸客,怎能因自卑而買櫝還珠呢?此豈僅是無知而已。
尤者,設若我們進一步研究,即可發現:當年日本總督曾認為治台要平順,必先認清移民的個性:貪生、愛錢、婪做官。雖非定論,但有一點卻可以確定的是,一個文化深厚、學養豐富的公民社會,通常都較具自信,因較具自信,也就較能認清取捨。我們不知道今日台灣上下一片捨正體字、就簡體字之風,是否與此移民個性有關,但可以確定的是,這絕對是欠缺自信的舉措;但反觀鄉親?雖號稱是文風鼎盛之故城,但就解嚴後之言行觀之,不無令人檢討之處。軍管時期,多少逢迎軍方事物者,卻能在一夕間反覆其詞以迎民粹,較之於台灣移民個性,大致未遠,如此缺乏自信之言行,如此欠缺風骨之行止,誠不知所謂的文風何在?所謂的自信何在?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我們不期望在此時代有何豪雄存在;但至少應明白知性旅遊的特點在那裡,因此,與其賣弄迎逢早就被識者非議的簡體字;異體字,何不安下心來,展現我們先進的管理、人性的服務、開放的社會、優美的景點,這才是吸引陸客之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