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金酒賑災談金門未來發展思維
金酒在投資遠航之策略計畫雖然沒有成功,但也為本身打出一個漂亮的行銷戰。此次四川大地震之人道救援中,在全國各界及台商紛紛踴躍捐募救助災民之行列中,金酒也不落人後,提撥一千萬人民幣,並將在六月五日由中央電視台所舉辦「兩岸同心,重建家園」的義演晚會中捐出,這也是顯現金酒在行銷策略的用心與成功的作為。我們除了為金酒喝采,也期望這些作法能帶動金門未來發展之動力;尤其難能可貴的是金酒希望能在此次之捐款中,為四川的學校及老人們做出更大的奉獻。李縣長也讚賞此次捐款,代表金門鄉親「真情真愛,心手相連」的展現,充分表現金門鄉親之同胞愛、民族情的精神!金門鄉親在兩岸冷戰期間雖然曾過著苦難生活,且目前正在享受老天給鄉親回饋之際,但仍希望藉此次活動,引發兩岸對金門的重視與發展上之投注,更具歷史意義!
我們常常覺得金門人是很容易滿足的族群,雖然從艱辛苦難的殘酷戰爭過程中走出來,但從未過分要求政府給我們什麼;即便有之,也未曾受到政府特別之重視與關注,因此,我們希望未來將是政府應更加重視金門發展與投入更多心力之時刻,在馬總統之愛台十二項建設中,至少有一項愛金的重大建設!
表面看來,兩岸政府均對金門這塊土地有些重視,但都是為兩岸政治利益之考量,而遭到忽視與邊緣化的命運,也常作為兩岸的兵棋!因此,期望在此次川震的救災活動中,讓兩岸政府能忘卻以往之仇恨,共同關心整個民族之發展,不要在統獨上做文章,讓金門走出陰霾,好好規劃金門的發展,以金門為中心,先行結合廈門經濟特區,而成為金廈經濟行政特區,並做為連結台灣經濟商圈之橋樑,共同實現兩岸民族感情結合。如同國民黨吳伯雄主席所說:「兩岸未來不可能再沒有地震,但可以讓兩岸永遠不再會有戰爭。」新政府也明確地表示,未來應從兩岸和平的方向著手,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兩岸之民族感情,穩定發展,那將是兩岸人民之福,也正是金門做為兩岸和平特區之發展先機,我們期望兩岸政府均應即時規劃與實現!在此金酒賑災捐款與金門鄉親也均熱烈地發起募款活動之際,金門發展除了金酒能成為國際品牌形象外,我們更應認真規劃金門發展成為國際化的觀光島嶼,而要達到此一目標,除了大力推展觀光行銷外,尚須有其他多元之發展機制與遠見。
聯合報於六月一日二版全篇報導金廈生活圈已成形的新聞,顯示金門與廈門未來發展模式與趨勢也已明朗化,這也是兩岸不得不重視的課題,尤其在建設之規劃與投注,更需加速進行。金門目前之發展雖然與廈門不同,但民眾的生活文化及習慣都完全相同,因此也才有「昔日砲打砲,今日門對門」的形容比喻,但應如何比?如何對?這也是兩岸政府應該積極進行思索的議題,不要再去釐清是中國人或是台灣人了?這一切將讓未來歷史與生活的發展來斷定,只要金門的發展能為兩岸和平帶來新機,擔綱兩岸及國際所關注的問題解決與角色扮演,那金門未來的美好發展將可預見!
最近有一些光電業者來金探索商機,甚至也已有中華金廈聯網的無線島設施即將完成,若以金門島嶼獨特的地理生態環境特色來看,發展成為國際化之電子商務通訊中心,並與休閒觀光旅遊結合,將是金門未來發展之主軸。李縣長也在接見宇宙光電副董事長陳伯昌的拜會中表示:「金門若沒有政策引導,就沒有民間投入,中央在政策上更開放與授權地方,以讓金門更為活絡發展。」因此,若能比照南科台達電之環保發展思維,在環保與光電產業之結合下,將更塑造金門另一個新的產業形象。若政府能有如此建設思維,並納入馬總統的愛台十二項建設中之一項,那金門就能很快地與廈門相比與相對,且將成為兩岸未來發展的橋樑與根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