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順水性而治水

發布日期:
點閱率:646
字型大小:

逢颱必雨,逢雨必淹,似乎已成這幾年來的常態。此種情況在金門似乎較台灣緩和,但別忘了,由於聖嬰現象及人為建設的不當,綠地及林地近幾年來急遽減少的現象,早已成為全球的常態,更使得逢雨必淹的現象更為嚴重。而金門由於開放觀光及經濟的成長,不少農地、林地乃至鄉村空地,一些原本是水故鄉的綠地、空地、溼地早己被水泥建築所取代,從水性來說,就是人與水爭地,也難怪雨來時無處可洩,無道可流,自然到處泛濫。因此,這是大自然與人為的必然之果,若不能早日未雨綢繆,則此惡果必會到來。

一般而言,先進國家治理水患方式,不外是以流域為單元,運用各種工程與非工程手段,採取流量分擔與淹水風險管理方式,進行內水排除、外水治理及暴潮防禦工作,同時配合土地利用的規劃與管制,視需要訂定相關法規,公佈淹水資訊並納入民眾意見,達到降低區域淹水風險的全方位治水方式。也就是說以「上游保水、中游減洪、下游防洪」流域管理新治水概念,結合政府與民間組織力量,確保社區成為舒適、永續循環之保水、透水、防洪、生態城市。

也就是說順著水性才能治水;水向下流;水需要有流洩之道。但是多年來,我們習見的景象是高大聳立的堤防,以及高架快速道路將河水阻絕於市區外,咫尺之隔就是人煙輻輳的住宅、街道以及商業區,堤防外的沙灘地不是規畫為公園、球場、停車場就是被違建佔據,過去甚至淪為垃圾場。大水一到,則關閉水門,仰賴抽水機排水。這樣的防洪工程乍看並沒有什麼缺失,正常無誤地運作下也能有效防洪,但是這樣完全依賴人工設施,以人力企圖改變自然環境的作法,根本違反了生態保育的原則,無法承受大自然的反撲。

  揆諸歐美先進國家,則率已朝自然排水系統的方向努力,他們明文規定保護野生的溼地、沼澤、植被區及水源區,所有都市發展都必需遠離。低窪地區更是全部禁建,連貫各地的溼地作為排水系統的一部分,以取代昂貴骯髒的下水道,甚至將原已加蓋為道路的溝渠復原,美國密西西比河沿岸堤防被拆除,將防洪重任還給原生溼地。以填海造陸工程聞名於世的荷蘭近年來也陸續拆除海堤,還「地」於海,因為他們覺悟到,政府一再誇言保證品質的龐大工程建設,只會不斷誘使民眾將自家生命財產倚仗於河、海堤防、水壩……有恃無恐而失去警覺,終於當大自然反撲時,將毫無防備因而釀成大禍。

如何讓地於水呢?其實就是一個基於與大自然共有的環保觀念與原則,徹底打破「人定勝天」的不當行徑,營造出一片人與天地共存共榮的生活空間,以生態城市為例,在國土規劃上,必須明確綠地之比例;至少百分之七十以上必須是廣植喬木森林及綠地。這才是讓地於水,這才是治水之大道。

大禹總結了其父親治水失敗的教訓,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導水性為治水之要道,利用水往下流的自然趨勢,疏通了九河,完成了上古治水的功蹟。正所謂順水性而治水,身為華夏子民的我們,怎能忘水性?因此,在高喊建設金門之餘,切莫忘記各項建設莫忘了水性!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