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言慎行建立威信﹐減少虛耗俱屬重要
──寄語劉內閣施政團隊相互期勉
茲此「通貨膨脹」持續加溫,劉揆團隊動見觀瞻。儘管政府使出混身解數,採取多項積極重大政策,釋出不少利多方案,然而,各方壓力有增無減,貶褒有之,民調施政滿意度,雖然無關宏旨,惟仍可供作為施政參考。
平心而論,社會的亂象與生活的現實,俱與經濟盛衰互有關連。是非好歹,一般人心知肚明。馬英九總統「拚經濟」的政見主張,則係順應民意需求而提出,儼然成為新政府施政之首要政策。過去八年的艱辛歲月,口惠而實不至,如今改朝換代,國人希望之所寄,全部放在新政府的行政團隊身上,殷切看到「好」的一面,真正感受得到。對於政府奮鬥打拚的過程,往往並未注意,甚至漠不關心,公僕難為,也就不言可喻。
施政即是庶政也。既繁又重,動輒得咎,局外之人,難窺全貌。或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者人云亦云,以訛傳訛。直認公僕應以服務民眾,創造社會福祉為天職,為國為民,責無旁貸。尤當政府的用心與人民的認知出現差距之時,為反對而反對,不該有而有之疑慮,馬上接踵而至,此起彼落,主人永遠都是對的,冷靜傾聽,有助運籌帷幄,對準正確目標方向努力。
此前,劉揆因回應花蓮縣長謝深山的要求,政府應該給花蓮人一條安全舒適的道路時,承諾「蘇花高」可望可以部分興建。此言一出,立即引起在野黨及環保團體強烈質疑,雖經即時說明澄清,卻仍予人有機可乘,借題發揮,還需假以時日,方能沖淡回復真象。又如政府介入搶救股票市場,穩定股民信心,原本好事一樁,卻也雜音頻出,面對「紅綠」兩樣情,翻「紅」時皆大歡喜,乍見「慘綠」愁容滿臉,甚之責怪政府用心不專,政策有誤。倘若沒有起色,或是造成公帑損失,又將成為眾矢之的。欲期面面俱到,事事圓滿,難喔!緣此,經濟問題,應以經濟手段處理解決,「拿捏分寸」急進不得,卒免有亂陣腳,藉以建立全民信心。
隨著科技迅速蓬勃發展,電子資訊無遠弗屆,所謂「地球村」已然逐漸形成。再者,兩岸開放空間加大,人貨對流與參訪旅遊放寬限制以後,台、金、廈三地生活圈同時到來,若就全球「通膨」影響趨勢以觀,油電仍將持續帶動一般物價攀升,誠然要有「過苦日子」心理準備。換言之,短期內整體經濟低迷困境難能見到好轉,此時此刻,謹言慎行,減少虛耗。務實袪私,化異求同,同中化異,集中力量,朝著「拚經濟」目標邁進最重要。
通貨膨脹的問題,已是全球性共同面臨的難題。有關「民瘼民困,求新求變」的反應呼聲,仍將沒完沒了,凡事必須「慎之於始」,做到大事不錯,小事不漏。畢竟國事不是家事,任重道遠,豈是一蹴可幾?何況事關國計民生的經濟發展,需要時間、人才與智慧方能發揮力量,克服重重難關,達到預期效果。
正因如此,「馬上好」也好,「漸漸好」也罷,民眾求「快」求「好」的心境應可理解。倘因未能「慎之於始」、「思慮不週」,而在多元政策同時積極推動之下,難免顧此失彼,衍生一些缺失。茲此逆來順受,反省改進適足展現謙卑為懷,泱泱大度。祇要一本初衷,大公無私,有決心,有毅力,不灰心,不氣餒,相信坎坷崎嶇道路,也將變成坦途,不是嗎?
全民的總統,需要全民的支持。多元的社會,需要大家共同經營。完全執政,完全負責,尤需上下同心同德,勇於面對,實事求是,一步一腳印,穩健向前。國人的冀求,除了「安全」,即是「安定」與「安康」,安全靠國防,安定靠治安,安康靠經濟,此一終極目標,需要政府用心,人民出力,捨此,別無捷徑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