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建構一個格局宏觀的金門

發布日期:
點閱率:712

「只要是人才,我們都要。」這是新加坡的用人哲學;更是新加坡的視野與格局。他們的邏輯是,把世界當成人才庫,從上億人口挑出的精英,肯定比新加坡四百六十萬的人口,要來得強。面對知識經濟的腦力時代,新加坡更要借用他人腦袋,提升國力。也因此使得星加坡的國際競爭力不但居華人之冠;據《經濟學人》2008年IT產業競爭力指數報告,新加坡更是與美國、英國、愛爾蘭及韓國名列最優國家。也因此,全世界除陳唐山外,沒有人會以「彈丸之地」來看待新加坡,以免招來孤陋寡聞的譏諷;因為新加坡的視野及格局,毫不遜於英、美等泱泱大國!

吳祥輝在其所著《芬蘭驚艷》書中提到,北歐各國人民大都熟諳三國語言;各國自小即培養其國際觀,例而言之:其國小三年級數學教科書中,是以加拿大多倫多電視塔、芬蘭鐵塔、馬來西亞雙子星塔,乃至台灣明年將完成亞洲大廈高度來換算加、減等算術問題;而其教室更是佈滿各國國旗;當然包括中華民國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因此其國民自幼即有寬宏之國際觀。

由上兩段例子說明,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國家,其格局視野是操之在己而非他人,更不是竟日沈迷或取暖於歷史的陳跡,甚至是不可考的歷史傳說,對金門,尤應如此!

香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平路,日前以「金門缺什麼」為題,投書聯合報,直指金門不能只自我沈迷於「民宿、生態與古蹟」等商機之未來;有心者當可看出,本文其實是暗指金門一向自豪的這些「特色」,若放之於全球格局下,其價值並非我們想像的那樣風采。也因此,這位曾到過金門之聞人,為我們提出一些構想:「以人為本,可以更宏觀;冷戰最前線,個人如芻狗;只看商機,把自己做小了」的諫言。日來引起不少論述,可惜仍未看出題意,甚至仍深陷在原來泥沼而不知;就如同之前鄉彥洪騂曾以「真愛重,不夸飾」為題,直指《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對金門先賢邱葵、許獬二人分別著述的《周禮補亡》、《許鍾斗集》二書之評價,似乎與《金門縣志.藝文志》中的論點,不但大相逕庭;且不無輕蔑的論斷!但何曾扭轉「夜郎自大」的笑話呢?

事實上,本報基於世局之變,早已不遺餘力致力於拉高視野,提昇格局的工程,近者如八月二十三日,以「開啟八二三戰役新史觀」為題,針對八二三戰役五十週年紀念發表社論,開頭即摒棄往日僵化之文宣形式,以人性化之格局點出:「首先我們必須以肅穆的心情,敬悼在這場戰役中兩岸殉國的軍民英靈們……。」在結論中更嚴正指出「是以如何發揮金門的臍帶功能,引領兩岸中國人徹底解放心靈枷鎖,深化人權、自由等普世價值於生活中:切悟沒有悲情與期待,因為自己才是歷史的主人!」不正是平路所希冀之格局?

其實本報浯江夜話「沉思錄」專文中,即直指「站在全球眼光;以世界公民格局;普世價值立場,提出前瞻讜論,以為施政之參考;進而化育公民參與程度,有效因應社會變化,深浯開物成務的歷史意義,蔚為高瞻遠見之平台,……。」是以如何擺脫島國褊狹心態,揮別歷史殘夢,仰視未來,不但是貴客之期待,更是我們重振金門之契機,願共勉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