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政團隊積極回應民意﹐實踐服務誠信值得肯定
──兼談「研考工作」為團隊施政績效之首要
金門縣政府日昨召開縣長政見列管項目執行情形檢討會,並由縣長李炷烽親自主持。會中除聽取研考部門列管情形執行報告,曾就競選所提之政見,逐項進行檢討,期以藉由充分溝通,齊一步伐,排除萬難,加強行動,向選民作出具體交代。
檢討之目的,旨在求取進步,同中化異,異中求同。李炷烽縣長曾經直言不諱,縣政工作,千頭萬緒,顧此失彼,難以面面俱到,做到滿分,盡如人意。希望縣府團隊走出室外,親近鄉親,探訪民瘼,瞭解缺失。同時勉勵團隊成員,面對民意需求,應該本諸良心,虛心接受改進,說做就做,馬上行動,苟有困難,應即詳作說明,俾免以訛傳訛,影響政策政令之推行,唯有如此,工作更有價值,苦口婆心,念茲在茲,為公僕者,孰可無動於衷,荒公廢事,不思打拚。
什麼是「政見」,亦即公職人員於其競選期間,依據深入村里民間家戶拜訪,而由民眾主動提出有關施政應興應革公共事務之意見,從而轉為競選主張諾言,據以訂定政策,付諸實施,此即謂之「政見」也。
緣此,李炷烽縣長要求團隊成員,不惟「政見」要予列管推動,逐級實踐貫徹。尤應認真面對問題,主動解決問題,凡此都是公僕應為而為之份內工作,不可得過且過,要求百分之一百,只做百分之九十。須知民眾之小事,則是政府之大事,要讓民眾瞭解公僕用心服務,也且感受得到,拉近彼此距離,民怨就會自然減少。
縣長之政見,林林總總,概括分為「常態性」與「目標性」兩大類,共計蒐集一百五十三則,經由討論確認者,合併為一百一十七案。大至「大學島」及「金門綜合醫療大樓興建」,金門第一,鄉親優先,每一列管項目,莫不攸關地區整體民生經濟,社會安定與安全、進步與發展,為免流於形式,凡已執行完畢者,則予解除列管,反之繼續留檔追蹤,社會大眾循此深入檢視,縣政績效既可看到全貌,且可公正客觀論述評斷。
有人說:「金門基礎建設落後」、「部分陸上交通動能猶有不足」,擴大「小三通」以後,水頭碼頭聯外道路未即加速開闢拓寬。對此縣政團隊,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盡在計畫執行中。過去長期「戰地」定位,大者影響地區建設與發展,小者妨礙民生與經濟,一件民間建築申請,都得先行實勘了解有無妨礙火砲射擊之慮?如此層層管制作為,固有不得不爾歷史背景,卻令金門外島長期處於原地踏步,停滯不前。坦而言之,金門基礎建設,始自戰地政務結束。諸如金城「民生大樓」、「金信大樓」及「向上大樓」之興建,不就是還政於民之後興建的嗎?也就是金門起步太慢,緩不濟急。更由於先天不足,後天失調,諸多施政,孰先孰後,必須精準,衝過頭,可能一無是處,破了局,眾矢之的。茲此亟需大家相互惕勵,包容期許,團結合作向前行,金門才有明天。
研考工作,任重道遠,動輒得咎,並不討好。然而,研考工作厥為行政三聯制主要環節,扮演著『計畫、執行、考核』三者綜合體角色。為行政機關首長特業幕僚,工作特殊,偏重實質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尤以縣市政府設置研考室,集「研究創新、督導考核」,職權責於一身,猶若火車頭一般,為施政工作主角,不是副手,是尖兵,不是後衛。有關業務匯整列管,只是其中部分工作,應有更積極作為,發揮更大功能。各單位倘有執行不力,成果不彰之事實,應即依據法令規定,秉持機關首長之授權,破除情面追蹤到底,深入進行檢討提報與加強督導改進。唯有如此俾能有效根絕「官樣文章」積習流弊,貫徹縣長「回應民意,實踐誠信」之要求,也就是研考部門認真負責態度,才是縣政績效呈現之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