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再論戰役史蹟的保存與活化

發布日期:
點閱率:803
字型大小:

二十世紀中葉,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局勢就是東西陣營的冷戰(Cold War)。而冷戰最重要的火藥庫有三個地方:東西德的柏林、南北韓的板門店及台灣海峽的金門。

而今,世界冷戰的衝突點,命運各異。柏林圍牆於一九八九年被推倒,兩德統一。南北韓依舊對峙,朝鮮半島仍為世界火藥庫,板門店仍為神秘禁區。只有金門,在兩岸特殊的關係下,已解除戰地政務的統治、開放觀光,同時仍保存完整且豐富的戰役史蹟,世人可自由踏上金門島群,一覽世界冷戰及兩岸對峙的歷史場景(儘管太武山的中央坑道仍為軍事使用,但現已開放的軍事據點、小艇坑道已頗可觀),歷史意義不言可喻。

另外,從空間本體及景觀價值的角度來看,這些軍事設施服膺了防禦的基本原則,成為隱藏性的地景,與自然環境融合得非常密切,恰好符合當前生態環境及綠建築的準則,幾十年下來已成生態多樣、生機蓬勃的環境;一部份則是鬼斧神工之筆,化不可能為可能,充分發揮當時的土木建築之技術,也具體呈現當時戰地不屈不撓的精神意涵。是故,金門戰役史蹟之保存價值非常之高,類型也相當多元,不但是我國重要的文化資產,亦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遺產(World Heritage)的價值。

隨著金門的非軍事化,戰役史蹟的消失漸趨嚴重。走出戰爭威脅及軍事統治之陰影,無庸置疑是金門人的企盼,更是普世的價值,然而社會經濟體制的「去軍事化」,並不代表應該在空間景觀上的「去戰地化」。戰地景觀的特色,是金門不同於台灣各地、甚至是不同於廈泉漳等閩南城鄉的關鍵要素,在全球化一致化的浪潮下,保存戰地景觀是確保金門主體性的策略,也是觀光產業的利基。

今日,兩岸和解、金馬撤軍的趨勢非常明顯,閒置軍事營區愈來愈多,戰役史蹟再利用之議題已經浮上檯面,值得大家重視。對於零星、逐步釋出的戰役史蹟,勢必需要一些整體策略及配套措施,方能引導金門未來的發展。以下提出一些芻議,作為大家思考此一課題的起點:

1.以空間保存與再利用為手段,建立金門成為和平地景公園(Peace Park)、戰爭博物園區(War Museum)的發展願景,兼顧戰地歷史保存及自然生態保育。

2.編列預算,分年、分區、分項目進行戰役史蹟及軍事設施的普查研究,並評估其保存價值。

3.宜參考世界知名戰爭博物館之營運經驗,如法國諾曼第的戰爭博物館,在適當規劃的指導下,積極培育人才、進行財務分析、持續行銷宣傳,以確保永續經營。換言之,使得金門的戰役史蹟轉型為文化產業。

4.根據不同的保存價值,研擬不同的再利用對策。價值高者以原貌保存及情境體驗展示為主,其餘部分可根據基地條件的特色賦予不同的想像與可能性,並尋求現有法令的突破,如部分閒置靶場可改為實彈射擊(需要有效管理)、海岸據點可改成虛擬實境的電動遊戲場(需要軟體開發)、特色咖啡館或酒吧等,讓昔日的戰役史蹟成為今日的魅力空間。其中,從目前條件來看,以烈嶼環島車轍道週邊的據點最具再利用潛力,可優先推動。

5.積極協調軍方,移撥戰地政務時期的相關檔案,提供展覽、研究之用;並投入相關研究,在現有的基礎上,結合國內外知名研究機構與學者,更全面、系統性進行戰地金門的研究,彙整成果、出版推廣。

6.在這些動人的戰地歷史故事基礎上,鼓勵不同領域的創作,如地景藝術、電影、音樂、舞台劇等,媲美以越戰為背景、世界著名的「西貢小姐」(Miss Saigon)音樂劇;又如近日來叫好又叫座的「海角七號」,能以貼近土地與人民的觀點詮釋歷史與社會。

如果真能這樣,世界遺產的目標當不遠,金門前景則露曙光。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