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金門鄉土文化
「午後的初夏,我們一行,穿過林蔭鄉道,拜訪座落在群木薈蔚的古城國小,『採訪寫作』教授指定訪談的倪振瑞老師。由於未事先預約,倪老師對我們這群不速之客,在訝異中得知我們到訪事由後,不僅熱烈歡迎,並立即放下手上工作,……在長達一個下午的訪談中,帶領我們把時光拉回到六百年前……」這段刪節文是九十四年五月十九日,金門技術學院一位學生在本報發表的文章,藉由這段文字引出今天我們所要論述的人物;長期以來,不求聞達,投注於鄉土文化的倪振瑞老師。
誠如文中所描述的「親切、粗獷、爽朗、博學」的倪振瑞,現任教於古城國小;身兼金門城社區發展總幹事。多年來,在教學之餘,默默從事各項鄉土文化工作:從「高粱酒香金門城」的校外鄉土教學,到金門第一街的復活計畫;從接待彰化「社區藝術」的研習活動,到鄉土教材的編著:《走尋金門囝仔的夢》、《浯島遊蹤金門情 》;從提供經費給愛心媽媽辦理「電腦研習活動」,到主持社區全球資訊網站活動,種種不為人知的文化耕耘,其目的誠如其網頁上所述的:建構優質的社區品質。
自解嚴以來從事鄉土文化者如過江之鯽,幸而這位三五童軍節銀羊獎章的倪老師,能撥開迷霧,力承時艱,以型塑具有雅正古風的世界公民自許;無視於流俗的當令、功利的誘惑、意識的迷離,振衣倡導正統鄉土文化:從更正「起工為紀綱、鬥陣為湊陣」等河洛正體字運動,到呼籲文化遺產並不只是狹義的建築物;凡與人類文化發展相關的事物等皆是文化的理念。而愛好音樂的他,更是力承中原文化的紹承,積極提倡雅音,以天籟調、九宮大成譜等河洛古調教唱古詩,展現華夏詩學的情采、樂府的高華,一洗坊間不倫不類,貽笑日、韓等國的所謂古詩新唱陋風,誠屬難得。
尤者,有鑑於地球村的來臨,以及閱讀關係著人民學習、思辨、素質的能力,因此多年來積極提倡閱讀運動,鼓勵社區居民讀書論道,更疾呼廣泛閱讀國際網站以及經典名著,以厚植競爭力及國際觀。進而以此格局洗滌淺碟文化及流俗,除了要問「WHY?」還要反問「WHY NOT!」。此種大異於目前鄉土文化工作者的習氣,倪君此種開放、嚴謹的普世風格,對照於近年來,先進國家對文化的認知,早已不再侷限於本國,而是延伸到全球獨具歷史價值和文化意義的史跡,不正是前後輝映嗎?
提昇公民文化參與的程度與深度,培養鑑賞文化,品味生活的胸襟,讓住民深切瞭解所處一言一物,在歷史長流中所展現的文化意義,以及今日個人一言一物所代表的歷史含意,不正是所謂的社區文化;鄉土文化之目的?蘭生幽谷無人而自芳,今日與其竟日沉醉於自織的歷史殘夢;乃至東施效顰的傷痕文化;甚而是不堪入目的逐利之爭,倪振瑞這種大器之路,不正是我輩重振金門鄉土文化的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