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酒企業經營固需「專家」﹐但也不能沒有「鑽家」
──兼與李清正董事長共勉
薪火相傳,培元固本,金門酒品實業有限公司又有人事異動,短短一年期間,領導階層三易其主。凡此新陳代謝,頻而不繁,無礙業務之運作與推動,是係常態,不足為奇!
先是原任董事長李榮文屆齡退休,同時應聘擔任高級顧問,繼續借重其長才,再為金門作出貢獻。所遺職缺,敦聘前立法委員兼具國際企業經營專才雷倩女士接任,曾經許下諾言,將與金酒公司全體同仁共同打拚,提昇產銷業績,開創新局,所憾理想抱負猶未實現,則因另有生涯規劃,中途堅辭求去。人各有志,難能強留,祇得另尋人選。爰經召開董事會議決通過,遴提現任公司監察人李清正接棒。並經縣政府核定,自九十七年十月二十日生效,頃已正式上任視事。
金門酒品實業有限公司,簡稱「金酒公司」。既是地區經濟命脈,負有「藏富於民」社會責任,也為地區提供豐沛職場,且是地區社會福利來源之支柱。譽為「金雞母」,貢獻良多。由於品質優良香醇,發展極為快速,除挹注從事地方建設經費,每年上繳中央稅款多達新台幣數十億元之鉅,因而人人羨慕,遐邇馳名。在民意強力監督之下,各級領導人才特別注重專業,羅致誠然不易,拓展工作重點,尤其不容輕忽。縣政府居於監督立場,責任之大,不言可喻。
此次慎選李清正擔任公司董事長,或許外界感到意外,如果深入了解,卻有脈絡可尋。蓋因李君具有鄉籍背景,就地取材,且是政府推動本土政策首位軍派縣長,幹校十六期畢業,軍政經歷俱全,乃政戰兵科進入最高軍事學院兵研所深造第一人,少將官階屆齡退役,堪稱允文允武。其後奉派膺任金門縣黨部主任委員,與民有約,勤耕基層。又其從政一年期間,銳意推動行政革新,力爭廢止劣規陋習,曾經傳為美談。如今二度參與金酒團隊營運指導發展事務,雖乏「專業」背景,也非全然陌生,從其「公私分明」、「勇於任事」、「積極負責」、「正直不阿」之為人處事態度以觀,相信必能與金門團隊成員共同打拚,在「守成」與「開創」之兩大要求之下,竭盡「鑽家」服務精神,努力不懈,期以不負眾望。
無可否認,時代進步,專業掛帥,惟若「用心不足」,一切亦復枉然。特舉事例一則,俾供大家分享:記得此前金門花崗石廠,時值初創,歷盡艱辛,由於肩負礦產開發及花崗石材加工業務,若就金門地區經濟發展而言,責任可謂重大,有位由軍轉政工科出身者,其以縣府技正奉派代理廠務,隔行如隔山,礦冶專業知識闕如,每因遭遇瓶頸,必向軍管長官陳訴:「我非專家,孰能苛求太多績效」?非僅未獲重視,反而遭到一番訓斥:「汝非『專家』,惟可學習『鑽家』呀!怎麼一再推諉卸責呢?」消息不脛而走,迄今為人津津樂道。可見「專業」對於一個地區之建設與發展固然重要,倘不用心深入了解與付出,則「專」不如「鑽」。肯於鑽入問題核心,運籌帷幄,無怨無悔,終能創出一番新局。
迨後斯人辭職返台,也將「鑽研」心得留下作為與同仁共勉。
證諸面對一個團隊與職掌,除應不斷學習請益專家外,用心鑽研求取進步,誠然不可或少,必有一番作為。
有人認為金酒公司基礎穩固,誰幹領導人都會賺錢,然而關鍵就在「永續經營」與「未來發展」兩大目標之上,既需「專家」,也要「鑽家」,倘若藉此類比企業經營,重「養」而不「壯」,誠然猶有不足,思慮狹隘,極為不利,因而對於關係一個地區經濟命脈之龐大公營事業體,必須慎謀能斷,多元突破,「專」、「鑽」併進,既要長久存在,更要達到永續經營。換言之,金酒公司最大之靠山是「金字」招牌,應有「健康」與「茁壯」深切體認,凡此即是民意,也是金酒團隊努力的正確方向。
時間可以證明一切,李清正退而不休,其在盛情難卻情況之下,重作馮婦,毅然而然披掛上陣,一肩挑起攸關地區經濟盛衰之重擔,人如其名,既清又正,由其擔綱主持金酒企業,應是適當人選,在此呼籲金酒團隊加油,人人都是「鑽家」,積極展開行動,拿出亮麗績效來,讓鄉親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