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老樹珍貴綠資源
有「海上公園」之譽的金門,林木綠覆率約42%,縣府為加強維護重要綠色資產,最近依照森林法樹木保護專章規定,成立「金門縣受保護樹木審議會」,負責金門地區受保護樹木之認定、列管、廢止以及相關協調、爭議和重大違規事件處理,上個月28日正式公告51株受保護樹木,其中以百年以上老樹居多,希望這些陪伴鄉親走過風雨歲月的樹木,未來能得到更好的照顧和珍惜。
縣府強調,經公告受保護的樹木,與文化資產類似,若遇土地開發利用,以原地保留為原則,非經許可,不得任意砍伐、移植、修剪或以其他方式破壞。此次公告受保護樹木除由樹木所在之管理者維護外,後續林務所也將優先加強保護、定期健檢,以保護樹木生長環境,未來並規畫專屬網頁公布樹木現況。
金門早期原有茂盛的森林,唯自元、明以後因兵燹人禍相繼破壞殆盡,據金門縣志之林業篇記載:「昔時金門原為樹木蓊翠之地,且多松柏樟櫸有用之材,惜歷年數戕於兵燹,民間亦肆意濫伐,遂致童山濯濯,荒埔茫茫,導致風沙水旱之苦。」
民國三十九年冬金門防衛司令部胡璉將軍奉指示積極「植樹蓄水,綠化金門」。推行,綠化金門,復舊造林,經數十年之慘淡經營,克服萬難終於奠定綠化基礎,島嶼逐漸找回綠意,現今金門縣森林覆蓋率超過了40%,更贏回了「海上公園」的美名。
雖然本縣的森林覆蓋率超過四成二,但是比對全國廿二縣市的情形,森林覆蓋率以台東、花蓮超過八成拔頭籌,其次是宜蘭七成八,新北七成五,南投七成三、新竹、基隆七成都排前段班。金門其實森林覆蓋率並不算高,只領先九縣市,排在中段班,比同屬離島的澎湖二成五強,還落後連江的四成八。但是先後受到兩次大浩劫,一次是民國八十八的「丹恩」颱風,造成全島有七成樹木受損;另一次是六年前的「莫蘭蒂」十七級風災,一夜狂風,金門大小樹木倒了近五百萬棵,路樹超過七成傾倒,短短三小時,讓金門六十年的綠化成果幾乎毀於一旦。
金門縣林務所於1986年推出全國第一個以保護老樹為施政目標之「金門地區稀有及固有古樹保育實施計畫」,調查老樹資源,並於1989年出版金門古樹專書。其後促成台灣省政府「臺灣省加強珍貴老樹及行道樹保護計畫」的推動,全省21縣市、300多個公所同步調查與保護珍貴老樹,至今已登錄了4,200株老樹。
這些老樹須符合1990年農林廳所訂的標準︰(1)胸高直徑1.5公尺 (胸圍4.7公尺)以上;(2)樹齡100年以上;(3)特殊或具區域代表性之樹種;或符合各縣市政府所訂標準之樹木。台北巿另訂定「臺北市樹木保護自治條例」,受保護樹木標準如下:樹胸高直徑0.8公尺以上者。(係指離地1.3公尺所量測之樹木直徑);樹胸圍2.5公尺以上者。(係指離地1.3公尺所量測之樹木周圍);樹齡50年以上者;珍稀或具生態、生物、地理及區域人文歷史、文化代表性之樹木,包括群體樹林、綠籬、蔓藤等,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者。北巿訂的條件較寬鬆不少。
此次由林務所遴選專業團隊,就原有列管樹木再次清查,經審議委員逐一審認後,共規畫51株受保護樹木,其中大多數為樹齡達100年以上的老樹,又以榕樹、黃連木居多,另有木棉、龍眼、桄榔、雞蛋花等樹種。保護老樹需要大家共同參與,發現有老樹生病或被砍伐、盜採,應主動通報主管機關迅速處理,惟有鄉親大家有心保護老樹,才能讓老樹可以怡養天年,就像總兵署的木棉樹3、400年來一直陪伴鄉親渡過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