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齊心防疫 方能克竟全功

發布日期:
點閱率:2,719

本土疫情持續嚴峻,日前本縣單日新增確診案例更首度突破百人;楊縣長在日前宣布和夫人一同染疫了,15日更首傳1例死亡個案,最大事業體金酒公司因為存在傳播鏈,多人感染,為了讓生產線脫離感染風險,金酒除採取必要的停工措施外,更要求全體同仁上班前進行快篩檢測,確認檢測為陰性才能入廠工作。
這波疫情可說是來勢洶洶,除了全國每天數萬計的確診案例外,就連堅守了兩年多疫情「淨土」的金門,也難以置身事外。的確,現在大家應該都能接受疫情有「破口」是早晚的事,甚至也因為確診輕症、無症者比例偏高,現在的防疫策略也逐漸的走到「與疫情共處」的階段。雖然染疫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可能蔚為「常態」,但誰也都不希望自己或親友在被確診及接受醫療的過程中,得不到應有的醫療支持與資源,畢竟這除了是管護自身健康外,更是對公共衛生與公眾的負責。然而,應該也沒有人能為感染風險與傳染病的去留「打包票」,我們唯能做的,就是遵循防疫規範及指示,確實做好相應的防疫措施而已,但就算如此依然不能保證醫療資源不產生排擠,並確保最需要的患者可以在第一時間獲得相應的醫療支持。以上的認知或許不難理解,但在政府宣稱「台灣防疫世界第一」的同時,往往需要更多充裕的防疫物資安排及「同理心」的疏導;民眾的感受是最直觀的,再堅強的防疫「國家隊」,也需要大眾的認同與支持,方可克竟全功。
事實上,綜觀目前防疫政策最大的爭議便是PCR篩檢量能不足,以及基礎防疫物資欠缺。前者事涉確診「黑數」,因為篩檢量能跟不上確診人數,便無從有效管控防疫破口,分配醫療量能;後者則關乎醫療品質,如若基礎防疫物資始終不足,不但可能排擠中重症者急迫的醫療需求,輕症及無症狀者也會因為無法得到妥善的醫療管護,進而加重整體防疫負擔。為了解決PCR量能已經飽和,確診人數出現失真的狀況,包括雙北市長柯文哲、侯友宜等便呼籲中央放寬快篩陽成為判斷的指標之一;為了保存醫院的量能,中央應該要在全台各縣市開設防疫急門診,處理大部分輕症,並放寬快篩陽給抗病毒藥物的高風險族群條件及範圍,讓輕症、無症狀者可以在第一時間得到醫療藥物,減少冗長的行政作業,有效的保障中重症者的醫療量能。就此,蔡英文總統也在日前的防疫諮詢會議指示三大防疫原則,包括在北北基桃優先增設大型篩檢站;持續簡化確診民眾看診流程與時程;持續增購藥物及快篩試劑等防疫物資;請行政院整合各部會及指揮中心,就執行細節儘速定案後執行等。蔡總統的指示其實與地方的防疫建議多屬「異曲同工」,民眾最樂見的便是中央、地方齊心一力,共同守護全民健康與安全,不相干的揣度或猜想,現階段大可不必,因為只有恪盡全力,才能迎來美好的明天。
最後,我們要強調的是,防疫指揮雖然是「全國一盤棋」,但要確保「上令下達」仍然必須要「切合實需」才是。教育部5月8日起施行新停課標準,國高中改為匡列確診者鄰近座位的「九宮格」學生,便令人莫名所以;所幸教育部在10日又行文表示,誰標準係屬「原則」規範,地方和學校可因應疫情、學校或個別學生差異,採行適宜的防疫措施。諸如此類的防疫亂象,還是應該盡量避免才是!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