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疫情中保存傳統知識結合防災體制的重要意義

發布日期:
點閱率:2,449
字型大小:

金門在歷史上遭遇過難以勝數的自然災害和戰亂紛擾,先民們在傳統文化的薰陶下,發展出守護鄉土追求和平的價值觀,支持著金門渡過每一次的挑戰,進而形成極具普世價值的金門文化,並具體的表現在不同時期的地景環境、傳統聚落、宗祠廟宇以及鄉親們的歲時節慶與日常生活之中。守護這些重要的文化,不僅止於保存而已,更重要的是延續它們所提供的重要傳統智慧。
近兩年全球在新冠疫情影響下,徹底改變了原有的生活。既有的組織、鏈結、交流,無論是實體或精神層面,也都有著極大的調整,復以快速氣候變遷以及近日來烏俄戰事,更考驗著人類在更多風險情況下的受災和應變復原的能力;這種能力也常被稱為耐災力、回復力、韌性(Resilience)。傳統文化與文化資產在韌性社會中扮演的角色,特別是災後復原的調和性(Harmonization)已成為近來國際上關注的議題。
相較於現代建築,文化資產本質上是一個受災風險較高的建築,國際上在聯合國防災總署和教科文組織推動世界遺產的計畫中,逐步累積並建構文化遺產的災害風險管理知識與體制,討論的標的也由早期中單棟的文化資產擴及較大尺度的市街聚落。
近年來全球各地發生多起廣域型重大災害,包括1999年我國921地震、2005年美國Katrina颶風、2011年日本311海嘯、2015年尼泊爾加德滿都地震、2019年日本沖繩首里城火災及2021年中國雲南翁町村老寨火災等;也都說明這項議題的重要性。大尺度的災害發生時,第一時間的救援以及搶救人命和維生系統(交通、水、電等)的回復為優先,相對弱勢的文化資產,並不會排入公共資源優先搶救之列,很可能造成難以回復的嚴重損失;緣此國際上已持續推動應正面關注文化資產在災害情境下的因應議題,並發展可能的對策工具。2021年7月5日行政院修訂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作業要點內容:「配合文化部增列應變中心進駐任務,爰風災、水災一級開設及震災、海嘯開設時,進駐機關增列文化部。」亦可說明此項工作已提升為國家級的議題。
在科技部支持下,國內目前已進行多年期的文化資產防災之調和性整合型研究計畫,即著眼將關注的對象由單點的古蹟、歷史建築,擴及市街、聚落等群體的歷史街區。計畫的重點在跨領域的研究,跨機關的協作,公私部門的參與進行防救災教育訓練及觀念宣導,加強在地社群和商家、文化資產管理單位等人員對於火災之防救應變能力,在外部救災資源未能及時介入情況前,掌握災害發生時應變該有作為,藉教育推廣加強現場駐地人員火災防救應變能力,以降低災害發生與損失,達到廣域型防救災落實與推展之成效。相關研究成果可以提昇地方政府因應災害調和性的能力,作為全國災害風險管理示範計畫的推廣與經驗分享。
金門文化資產的防災工作,在文化部和縣政府的支持下,對於單棟的古蹟、歷史建築,已初步建立管理維護計畫與防災機制,然而諸多傳統聚落和金城、金沙等建築密集的市街,除了瓊林之外,基本上仍多以傳統的消防法規和觀念對應,甚少有將文化資產與傳統文化納入評估與執行機制的規劃;即便是由內政部長年支持的深耕計畫建立防災社區過程中,也沒有在各項災害防救規劃中,納入文化與文化資產的風險以及作為重要資源的預先設想;對金門而言,確實是一項令人擔心的隱藏性風險與損失。積極汲取他山之石的經驗,針對金門的特質與課題,將傳統文化作為災害風險管理包括災前準備、災中應變以及災後復建的助力,確實是一項相當符合實際狀況的合理舉措。建構基於傳統文化社區參與避免風險的多方協作體制,是一項重要的國際趨勢方向;對擁有豐富歷史文化的金門而言,保存並積極善用傳統智慧,具有重大意義。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