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兩岸需要溝通交流才能降低緊張態勢!

發布日期:
點閱率:2,220

為報復美國聯邦眾院議長裴洛西訪台,中共解放軍大動作舉行「環台」實彈軍演,被視為96年後最大台海危機。但6日大連海事局又宣布,將會從8月8日於渤海開始執行為期一個月的軍事任務。金門則是從8月3日起,便發現中共無人機闖入金門禁限制水域上空,在地駐軍則依標準作業程序,發射信號彈警示驅離。
事實上,因為一位美國國會議長訪台,發表一些挺台言論,便擾得台海風雲變色,甚至是大動干戈,著實是有些小題大作。對中美而言,裴洛西訪台之前已達成某些默契,避免激化矛盾、產生衝突,應也在情理之中;所以,裴洛西的訪台專機要繞著南海走,甚至在她抵台之前,訪台之旅都未出現在官方行程上,但顯然這樣的努力並未獲得中共方面的諒解,或許說在民族主義的大纛下,中共也有不得不強硬的壓力及理由,也因此台灣再一次的成為中美對抗的舞台,「未蒙其利,先受其弊」。圍島軍演甫告一段落,中共東部戰區又宣布更長期的實戰化聯合演訓,即使不是常態化的圍島演訓,但對台灣的軍事威逼之勢,已經是空前巨大的了。再者,中共同時對美祭出制裁,包括:取消安排中美兩軍戰區領導通話、取消中美國防部工作會晤、取消中美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會議、暫停中美非法移民遣返合作、暫停中美刑事司法協助合作、暫停中美打擊跨國犯罪合作、暫停中美禁毒合作,以及暫停中美氣候變化商談,這些舉措意味中美對抗將達到一個嶄新的高度,危機、衝突可能一觸即發。
平情而論,此次台海危機可不可以避免,或者應不應該避免,都是可以探究的課題;國際現勢或不如我們感受的風起雲湧,但至少絕對不會是風平浪靜,做不做或該不該做,許多時候都是有選擇權的。誠如楊鎮浯縣長對此事件的發言,「任何一項關係到國家與民生政策的重要事件都不應該被單獨的來看待,如同金廈大橋議題,或者是小三通復航的議題,其實與這次國際友人來訪是相同的,都是要衡量兩岸整體局勢,與國家整體利益。」盱衡國家實質整體利益,以及讓台灣擁有自由的選擇權,重要的關鍵在於:在產生危機之前,應該要有通暢的聯絡管道及決定性的溝通機制,而非放任危機發生,或不得不讓危機發生後,再進行危機的處理。「防範未然」大家都懂,但搞到自己沒有選擇的時候,就只能「自食惡果」,現況下的台海局勢大抵如是;明明此前台海建立的溝通管道、合作機制比比皆是,現下卻已經淪落到「已讀不回」或透過媒體放話,但又有誰為此負起責任!
兵法有云:「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多數外媒對於「國人不畏中共軍演,台股盤中大漲近300點」,視軍演如無物的「淡然」態度表達不可思議,但作家苦苓對蔡總統的「十問」則深刻的表達了更多民眾真實的憂慮與不安。如果政府不能坦然面對人民「如果三天兩頭有飛彈在上空飛過,台灣人民怎麼辦?」這類的質疑,那現行的「抗中」、「仇中」路線,就必須要有所調整與因應。
總之,兩岸有溝通、有交流才能降低緊張態勢。台海局勢已今非昔比,裴洛西訪台正告訴我們,兩岸缺乏溝通管道,由中美直接談判,便可能演變成難以控制的局面。所以,我們絕對沒有理由放任這樣的危機再次發生!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