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個資保護
近年來,隨著個人隱私意識的抬頭,如何資料保護尤其重要,新聞上詐騙事件頻傳,更時有報導網路商城及網路平台之業者,常有個資外洩導致消費者被詐騙的情形,而公務機關亦有遭受駭客及網軍資安攻擊,造成個資外洩發生之情事。為此,縣政府於日前舉辦111年金門縣社政業務資訊安全及個人資料保護系列課程-個人資料保護場,邀請專業講師來金授課,期讓社政業務工作人員增進個人資料保護法基本概念。
隨著數位時代來臨,在科技日益進步的現在,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與完整的無線網路建置,讓我們的日常生活更加便利,以往各種紙本資料填寫或一堆晶片磁卡過卡的場景也不復見,如今,只要使用手機中的app和帳號密碼,就能滿足大多數身分驗證甚至交易與支付的需求。如今網路資訊得以快速流通並且散播,資訊存取也變得更加的容易,然而在享受這些便利的同一時間,大家也必須相對承擔個人資料容易外洩、盜用、甚至被不當利用或是被他人營利的風險。
近年來,詐騙集團猖獗,廣羅大眾的個人資料,時常被不法集團利用,社會上層出不窮的詐騙案件情節屢屢上演,因此,個人資料的保護議題,也就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而個資法所定義的個人資料,是指自然人的姓名、出生年月日、國民身分證統一編碼、護照號碼、特徵、指紋、婚姻、家庭、教育、職業、病歷、醫療、基因、性生活、健康檢查、犯罪前科、聯絡方式、財務情況、社會活動,以及其他得以間接或直接識別該個人的資料等。
除了透過相關法律的規範,用以保護個人資料外,民眾自我的警覺也不可或缺,尤其身處在網路世界中,大家不得不更加謹慎,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洩漏了自己的個資,而遭到冒用,或是不小心就觸犯個資法。建議大家平日就應養成良好的電腦與網路使用習慣,可以防範在網路上洩漏個人資料,或安裝防毒軟體、防間諜及防火牆等保護軟體,並定期掃毒並時常更新病毒碼,將安全防護設定設到最高等級。
駭客入侵、間諜軟體、木馬程式、釣魚網站、詐騙群組等網路相關詐騙攻擊事件日漸猖獗,民間企業與政府機關也曾發生多起嚴重的個人資料外洩事故,除了嚴重損及機關名譽外,更造成各種詐騙案件層出不窮,讓民眾生活時時暴露於被詐騙的風險中。個資保護是維繫隱私權的基礎,無論是公部門、私人機構或個人,都與個資法的相關權利及義務息息相關,除了配合政府所規定的個人資料保護法,再加上妥善的自我防護,我們在盡情享受網路的自由與便利時,也應謹慎處理網路個人資料保護問題,以落實個人隱私之維護,避免因個資外洩而遭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