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全國古蹟日與文化支持的可持續發展

發布日期:
點閱率:2,368

國內在文化部的鼓勵與規劃下,自2001年開始響應「歐洲遺產日」活動,訂定每年9月第3個週末為「全國古蹟日」,藉以推動國內文化資產維護保存理念;除中央主管機關外,也補助各縣市政府舉辦相應的活動。
基於歐洲多元文化遺產和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2022年歐洲遺產日活動以「可持續遺產」(Sustainable Heritage)為主題,鼓勵各國學習人與地方傳統的關聯,在地社群和遊客使用更環保的步驟,保護人類豐富的文化與自然遺產,並以遺產力量支持發展更可持續的未來。這項每年九月的活動,影響力早已不侷限於歐洲,更擴及世界其他地區。
歐盟於文化遺產日共同主題手冊中說明,古蹟對保存當地文化的影響,如採用傳統技術、技能和材料,恢復或再利用處於風險中的場域,提供社會和環境可持續發展使用;鼓勵更多與可持續相關的產業建築參與,例如工廠、回收廠、採用可持續做法的農場以及其他公共交通站點和基礎設施。除了建築環境,同時舉辦宣揚景觀管理以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等活動,鼓勵人們更加親近自然遺產。
共同主題建議引入社會可持續性和生態旅遊模式,包括對當地社區和經濟支持,同時減少可能造成干擾的噪音和交通。鼓勵使用在地生產、季節性和公平貿易產品,進行食品和美食活動,或邀請社區表演者和專家共同進行示範表演。鼓勵考慮活動的碳足跡和環境影響,提供回收箱以幫助遊客減少垃圾填埋等問題,規劃更多日間戶外面對面活動,場地的可及性也是重要的考慮因素。
歐盟網頁上有許多國家舉辦多種活動,內容涵蓋文化與永續,青年參與,跨國跨域合作等。愛爾蘭今年特別突出文化傳統主題,舉辦藉歷史研究結合當地社會的活動,藉手工藝、技能和故事強化世代相傳的影響。另一個主題是生物多樣性,由愛爾蘭種子保護者協會舉辦的一系列講座、參觀園藝研討會和品嚐活動,旨在加深與在地傳統糧食作物文化的聯繫;特別是在氣候變化的背景下,保護本地物種的重要性。
捷克共和國的可持續遺產主題是「為子孫後代保留過去」。這項計畫重新審視遺產在環境、經濟和社會背景下積極作用的機會,鼓勵舉辦有關保護有形和無形遺產、可持續旅遊和負責任地使用資源的活動。由波西米亞、摩拉維亞和西里西亞歷史場所協會組織,安排參觀一些該國公眾通常無法訪問的有趣建築和歷史遺蹟,也納入啤酒節和傳統木工工作坊等活動。
法國過去39年間已吸引遊客參觀了17,000個場域,包括在農村和城市中的教堂、城堡、劇院和法院等地點的導覽、工坊、音樂會和戲劇表演等多元活動。今年,法國的可持續遺產主題將考慮建築和自然環境以及文化遺產的非物質要素,提高人們對遺產如何參與可持續規劃的認識,以及使用再生和天然材料進行修復技術的重要性。研究透過旅遊業和當地就業,帶來的可持續遺產的經濟要素,鼓勵年輕觀眾了解他們所在地區的歷史,以及保護和加強該地區的重要性,預計將與各級學校合作舉辦一千餘項活動。
金門今年舉辦「古蹟尋騎小旅行」,分別在9月10至11日辦理「金沙古蹟尋騎、趣訪風獅爺」、「瓊林千年聚落、歷史行旅、實境解謎遊戲」,活動強調「趣味、創新、實作、互動」的方式增進民眾與文化資產的互動,節能減碳的尋騎也回應了歐盟文化可持續發展的主題。
文化,原本就是一種內在精神狀態與外在行為的具體表現;在金門早已深植人心,並融入鄉親們的日常生活。金門的聚落,傳統建築和地景環境,是這些文化的空間載體,保存古蹟和延續傳統文化,早已成為鄉親們起居作息的一部份;全國古蹟日則是與國人共同協作提振這項觀念的重要亮點。藉著今天做出對文化負責任的決定和選擇,共同展望金門的永續未來,日日如此,年年月月亦復如此。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