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傳統建築的維護應避免「文資化」

發布日期:
點閱率:2,886
字型大小:

金門傳統建築的完整性與歷史風貌是地域文化珍貴資源。因此,20多年前,金門縣政府制定了《金門縣維護傳統建築風貌獎助自治條例》,意在鼓勵居民參與保存維護傳統建築及城鄉風貌。因為金門的傳統建築不僅承載了地域歷史文化的記憶,更是當地生活品質及旅遊資源的載體。自治立法的前面10餘年,傳統建築修復補助與縣府的景觀總顧問工作相互協力,把這些不具文化資產身分、但有對個別屋主有保存價值的建築物視為維護金門城鄉風貌,特別是歷史風貌的一種作法,採用了「外觀風貌傳統化、內部空間現代化」的基準,甚至希望引導建築師或設計師能在地方「模式語言」(pattern languages)的深刻理解下,創造出21世紀適合島嶼的生活空間。
然而,晚近10年,由於補助措施過於僵化,主辦單位與審議委員會朝向文化資產保存標準,忽略了現代需求和美學創意的結合,使得傳統建築補助受到申請人的詬病,也無法創造出新時代的保存模式,更讓政府的公共資源沒有得到最大的效益,實在有檢討的必要。
正因為保存歷史風貌具有公共性及觀光產業價值,因此,金門國家公園率先於1995年成立之後,制定了傳統建築的修復補助,期能維持聚落的傳統風貌。這是解除戰地政務之後的金門,傳統建築得以保存下來的一大關鍵,瓊林、山后、珠山、歐厝、水頭、古寧頭等,均是在這樣的機制下得以保存下來。2001年起,金門縣政府參考了金門國家公園的補助辦法,制定了《金門縣維護傳統建築風貌獎助自治條例》。2017年修訂迄今。之所以再次回顧這樣的保存歷程,是想提醒相關單位及社會公眾,傳統建築的保存是以風貌維護為政策目標,而非文化資產的標準。
「外觀傳統化、內部現代化」是文化遺產保存及再利用的國際趨勢,或是更進一步說,兼顧歷史風貌的維護、現代生活的要求、地域美學的創新,是歷史保存的重要取徑。202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於文化遺產保護下一個五十年所提出的「韌性、人文與創新」方針,值得我們思考。在國際上,許多地區已經開始探索傳統建築的活化策略,如馬來西亞檳城(喬治市)、新加坡歷史街區等。這些策略強調在保留建築外觀傳統風貌的同時,對內部進行現代化改造,以滿足當代生活的需求。這種方法不僅能夠保護歷史建築的文化價值,也能夠使其重新融入現代生活,發揮更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這種雙重保護策略,既尊重了歷史,又適應了現代,為金門傳統建築的保存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所以,若回歸自治條例的精神,第一條載明了政策目標:「鼓勵居民參與保存維護傳統建築及城鄉風貌」,而非文化資產保存的標準時,現在的做法已經到了必須要重新擬定的時候了。「保存維護傳統建築及城鄉風貌」這句話,其實有兩個層次的意義,一是單棟建築物的風貌維護,一是聚落(城鎮)整體風貌維護。因此,即使公部門投入超過10億元、修復了超過700餘幢建築物,但整體的風貌維護的公共效益是否彰顯?金門在金門國家公園範圍之外的聚落,究竟有哪一座因這樣的補助機制而顯得完整?又有哪些受補助的案例呼應了「韌性、人文與創新」而成為金門島嶼生活或觀光參訪的新典範?傳統建築風貌的保存維護,確實需要更宏觀且更具可行性的規劃。
從1990年代以來,亞歷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所提出來的「建築永恆之道」放在今天的金門,依舊非常受用。風貌的保存維護是奠基於多元的模式語言之保存及創新。
是故,金門的傳統建築維護應避免過度「文資化」,而應該在空間文法、模式語言的遵循上,更加注重其韌性和人文價值,並鼓勵創新的設計。這意味著,我們應該在保護傳統建築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其在現代社會中的功能需求,鼓勵居民與設計師共同參與到這一過程中,並探索多樣化的保存與利用模式。唯有如此,才能夠實現傳統與現代的和諧共生。
調整現有的補助政策,促進傳統建築的多元化保存與創新利用,並重新連結回去城鄉風貌的景觀價值,已經迫在眉梢。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