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善念,祈願兩岸和平:金門水陸大法會的時代意義
金門,這座浸潤著戰火記憶與歷史滄桑的島嶼,即將在今年八月中旬,迎來一場洗滌塵埃、撫慰心靈的盛事--「金門地區啟建二○二五兩岸和平消災祈福超薦水陸大法會」。這不僅僅是金門縣佛教會與財團法人金門大佛園區開發基金會共同擎起的宗教盛典,更是於當前風雲詭譎的國際與兩岸局勢下,一股匯聚眾生善念、虔心祈願和平的宏大倡議。日前,籌備處的正式揭幕,猶如一顆希望的種子破土而出,象徵著這股和平的暖流,正緩緩從金門這方淨土,流向兩岸,乃至全世界。從以下四點,進一步解析水陸大法會的時代意義。
首先,此次法會緣起於二○○四年,前縣長李炷烽高瞻遠矚,首開兩岸消災大法會之先河,其「戰爭無情,和平無價」的肺腑之言,如晨鐘暮鼓,至今仍在金門人的心中迴蕩不已。今縣長陳福海感念這份跨越時空的慈悲,將古寧頭戰役喻為兩岸關係的「赤壁之戰」,深知唯有智光燭照,方能避免戰火荼毒生靈。當前,台海局勢被視為全球最具潛在衝突的區域之一,金門各界有識之士再次挺身而出,期盼藉由佛陀慈悲平等的精神,結合十方眾生的願力,為兩岸祈求一份永恆的寧靜。這不僅是對過往苦難的深情回應,更是對未來祥和的殷切期盼。
次則,作為佛教最為莊嚴隆重的超薦盛會,其意義深遠,旨在超度沉淪亡魂、滌淨災厄,並為世間帶來福慧與安康。此次法會的協辦單位,如潺潺溪流匯入汪洋大海,涵蓋了圓光佛學會院、廈門南普陀寺、浯島城隍廟以及金門諸多宗教寺廟團體,展現了跨越地域與宗派的廣闊胸襟。中國佛教會代理理事長心茂長老曾指出,這場法會承載著芸芸眾生深切的願心,而籌備處的成立,正是為凝聚各方心力、確保法會順利進行而搭建的橋樑。這份廣泛的約定與共識,正是金門作為兩岸和平象徵,透過宗教文化的深厚底蘊,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最佳印證。
第三,從金門發出的和平之聲。金門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蘊,正是多元信仰和諧共存的縮影。水陸大法會的舉辦,不僅是一場弘揚佛教慈悲精神的宗教盛事,更是向社會注入正向能量的靈性展現。金門縣佛教會性海法師也回憶起首次舉辦兩岸法會後,兩岸交流日漸順暢的歲月,而今兩岸氛圍再度趨於冷冽,他希望能為兩岸和平「推一把」,讓戰爭的歷史不再重演,讓那段刀光劍影的記憶,永遠封存在塵封的書頁裡。這份來自金門的真摯祈願,超越了世俗的政治藩籬,觸及到人類心底那最為質樸、最為深切的和平渴望。
最後,這場預計於八月十五日灑淨、並於八月十六日至二十二日在金湖國中莊嚴啟建的水陸大法會,其所需的人力、物力與財力都堪稱浩大。主辦單位特別說明,此次法會的善款將如百川歸海,來自十方善信的涓滴捐助、功德金收入以及各級政府與民間團體的慷慨襄助。所有捐款將採獨立帳戶並專款專用,確保每一份善款都能如清澈之水,精準無誤地用於法會的順利進行。這不僅是對大眾信任的崇高尊重,更彰顯了法會的莊嚴與透明。
整體而言,金門水陸大法會的啟動,不僅是金門宗教界的一件大事,更是兩岸關係中一個溫暖而有力的註腳。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裡,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這樣一股匯聚善念、祈願和平的力量。願這場法會能如和風細雨,為金門、為兩岸、乃至為全世界,帶來真正的和平與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