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三晉遊來關中行

發布日期:
作者:
點閱率:602

山右或鹽、或絲、或轉販、或窖粟,其富甚於新安。明代謝肇淛(五雜俎)」,另一板寫著「在山西最火紅年代,財富的中心,并不在省會太原,而是在平遙、祈縣、太谷,其中尤以平遙為最。余秋雨(抱愧山西)」,可見平遙當年的風光。

中午用完午餐,就開始逛啊逛著眼皮快閤上,又坐著電瓶車回到停車處,先上洗手間,得要五毛錢,又臭氣沖天,收錢的人還說剛沖過,人太多,不上嘛,等會坐三、四個鐘頭的車到運城,還真得帶上口罩才能解手方便,我們開玩笑說,一次五毛還真是好賺,因為來參觀的遊客太多了。

小趙在往運城車上,又簡略介紹平遙古城,古城的重生,是有位北大教授在年輕時來過平遙,當古城有意被拆建時,和一些維護古蹟專家學者不斷地勸導,在古城外另闢新城,把古城牆及城內建築保留下來,政府有意在五年計畫,把城內居民移出,改成明清生活方式,讓遊客真正體會明清時期商業鼎盛,富商巨賈雲集時的平遙生活。

小趙看大家一臉睡意,就把「大紅燈籠高高掛」再播放,愛看的人看,不看的人找周公去做夢,假寐時又想看外頭風景,又想著電影情節,那些可憐的大太太、二太太、三太太等為了爭寵,又出了什麼狀況,出門旅遊就怕精神不濟,偏偏自己常搞飛機,睡不好覺,強迫自己休息。

睜眼見沿途多高山峻嶺,過了韓信嶺隧道,就是臨汾,小趙稍作解說臨汾也就是堯都平陽,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洪洞大槐樹在四月底相思鳥會聚集在大槐樹,傳說是當年移民遷往各地,移民在大槐樹別離時,相思鳥也發出哀鳴,所以每年四月有很多來自各地來此祭祖,大槐樹下老鴰窩成了古老諺語,流傳著:問我祖先何處來,山西洪洞大槐樹。

我們問小趙臨汾到壺口瀑布多遠,路不好走來回得五個小時,在高速公路上有很多廣告在拚觀光,一直看到「中國宰相村」,小趙說是聞喜縣裴家村,這村子注重讀書,自古來做官文人上千人,有很多位居宰相,如唐初名相裴度。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