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海上生明月

發布日期:
作者: 張放。
點閱率:539

蘭兒已去威斯康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唯一的憾事,蘭兒給石菊花的信件,前後兩封完全退了回來。世事多變,白雲蒼狗,看起來她可能離開故鄉多年了。
鄰居有位聶姓學者,他也患高血壓症,時常一起去醫院拿藥,清晨一起散步。他的文學素養高,日久天長,他成了我的文學導師,忘年之交。那時,我在社區圖書館作管理員,他則每日搭乘公用巴士上班。直到兩年過後,才知道他是調查局的研究委員。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聶恆便被派到台北,擔任經濟組長,專門蒐集台灣省有關生產資源、經濟建設情況、計劃,作調查研究彙報大陸。這只是我的片面瞭解而已。起初,聶恆帶著年輕妻子、牙牙作語的女兒住在永和鎮,附近一家私立中學教高中國文作掩護。當時,情治機構大力撲滅間諜工作,據說為了逮捕聶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動員了不少對經濟、文學具有修養的幹員,最終才在永和鎮拘捕了他。
  聶恆外表溫和,內心卻非常堅強、勇敢。
  將近一年時光,他拒不招供,絕不投降。
  幹員對待高級知識份子,非常禮遇。每日供給高級菸酒和飲料,供他享用。但是,他毫不動搖。幹員瞭解他鍾愛女兒,每週抱來和他會面,他只是淡然微笑而已。一日,聶恆提出要求,他在軟禁期間,沒有報紙可看,感到寂寞。他要情治機構每天給他兩種最新的中共報紙,供他閱讀。
  「什麼報紙?」
「《人民日報》、《光明日報》。」
  當日,幹員便將剛從香港購的報紙拿來,並且把半年內陳舊的《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一併帶來給他。聶恆喜出望外,打開報紙一看,他幾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人民日報》發表作家胡風被公安部逮捕,夫人梅志同時以「胡風集團骨幹份子」一起被捕。逮捕時,公安人員對其全家進行了搜查,抄去信件、報刊、文稿、書籍,以及刊物《七月》、《希望》和《七月詩叢》,連精裝本的《別林斯基選集》也被抄走。聶恆看了心驚肉跳,繼續翻閱下面的有關逮捕胡風的「編者按語」:
  對於像胡風份子這樣一種偽裝擁護共產黨而實際反對共產黨,偽裝擁護人民而實
際反對人民,偽裝擁護革命而實際反對革命的人,我們應該提高警惕,不要被他們  永遠欺騙下去。像胡風或類似胡風的這種號稱的偽裝的份子當然是少數,但是危害卻甚大,他們可以鑽進我們的黨內、軍內、國家機關內……做出許多壞事來。
聶恆看過胡風被捕的新聞,心理上發生巨大的變化。在砲火硝煙的抗日時期,文藝青年聶恆曾協助胡風編刊物,校對稿件,《希望》、《七月》都參加過,因此他對胡風懷有崇敬的歷史感情。他對我說:「我看了報紙,嚇了一跳,胡風是堅決擁護共產黨的,他怎麼會反共呢!笑話!」聶恆在北平局部和平前夕,到了解放區,出席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十月一日,胡風站在天安門城樓觀禮台上,聽了毛澤東主席的洪鐘般的聲音莊嚴地向全世界宣告:「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