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從「世界文化遺產」中尋找金門

發布日期:
作者: 蔡發色。
點閱率:2,328
字型大小:

文建會並將於今年十一月,再安排五位聯合國世界遺產審查委員會,同來探勘,最後選出三處最具潛力點,政府準備集中力量做適度規劃改善,先做出一些可循的範例來,以便日後提出申請。世界遺產的申請或許過程很艱辛,被選上的機會也許還很遙遠,但政府對台灣自然與文化資產的重視籲請國人一起來關注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肆、發現探討金門文化與景觀資產

  四日來聆聽七八位教授的論點與說法,與學員的共同討論,心中難免有些激盪與感受。對金門的觀光、史蹟文化、產業經濟等問題自然產生一股對照、思考。金門今後將何去何從?前景何在?根據高科大金門分部江柏煒博士的說法與分析:金門文化的資產與特色蠻豐富的,包括傳統聚落與市街、宗祠與宮廟建築、傳統民居、軍事建築與軍事地景、文化地景與遺址等數十處,目前雖未具特別知名度,但有些亦甚可觀具發展潛力。金門文化的資產它涵蓋著閩南傳統文化、僑鄉文化、戰地文化等三種形式,並留下些許的痕跡,但可惜逐漸消失與破壞中。日後金門的經濟發展,觀光似乎占關鍵的地位,一般人會來金門觀光或許是想一窺金門戰地的神秘面紗或獨特的景觀。然根據非正式的調查與統計,來過金門想再來第二次的旅客並不多。在地球村狀況下,很多國家正不斷的發展觀光事業,若無特殊的規劃與經營是很難吸引人再度光臨的。因而,如何將金門地貌上現有的景觀做學術性調查研究,妥善的真實加以維護保存。如何將它們規劃更具宏觀與遠見,精緻的加入文化軟體,以彰顯金門文化特質與獨特性,並適當的結合產業經濟活動,這值得關心金門日後發展的人們共同來思考的:

因而,以下筆者在研習中,聆聽教授及學員們想法與建言,融入個人的粗淺認知,彙整的一些想法:

一、閩南建築、洋樓建築等文化資產財,稱得上金門觀光的主要珍貴賣點,但很多因年久失修已日漸倒塌消失,實在可惜、政府如何適當輔導,鼓勵人們正確的維修維護,如何避免它傾塌毀壞,結合產業設法規劃成為觀光景點,並做為住民謀生工作場所,此需加緊進行。

二、戰爭遺跡如古寧頭戰場、翟山坑道、馬山播音站(中央坑道、甚至日後的大二膽島),亦是吸引遊客的地方,但總覺得內容空洞與貧乏,讓人體會不出當時或戰爭的場景與感受,如何透過規劃與投資建設,加入現代的聲光科技、蠟像雕塑,使硬體更生動化、內容充實精緻化;或適切讓旅客參與操作體會,讓參觀者感受到當時情況的慘烈與震撼,覺得不虛此行。

三、金門是僑鄉,若能有一適當場所(如莒光樓或重新籌建建物),真實而豐富的呈現三零年代或更早以前,金門人出外打拚的艱辛過程與場景,及努力成就的故事或事實,對金門精神闡揚,金門住民與子弟的激勵,金門人人格形象建立均有正面意義與價值。

四、高粱酒為金門關鍵產業,如何多角化經營(研發系列產品)與行銷、能否設立酒類博物館(豐富蒐集與酒相關的文化與文物、故事、趣事),經常辦理與酒有關的全國性活動,觀光兼促銷,有看頭、有賣點、定讓人印象深刻、願意掏出鈔票,滿載而歸。

五、金門的綠化已有一定的成就與特色,往後金門的造林若能規劃在某一季節特別漂亮,如陽明山的花季,或大量蒐集與豐富種植某一類、某一科屬植物成為全國之冠(如世界常用經濟作物、中藥草園、世界小小果園),冶生態、教育、觀光於一爐,則可能更具觀光特色。

六、金門以往雖完成不少的公共建設,然建築物本身、或景觀的設計能稱得上夠水準,讓金門人引以為傲或觀光客稱讚並不多見。今後景觀的規劃建設,如何考慮住民的想法與意見,呈現有金門的特色與創意,實在值得花心思。

七、除大陸貨以外,目前屬於金門本地出產與製造的特產種類太少,賺不到觀光客的錢,如何結合產、官、學界的集思廣益與努力,鼓勵與輔導廠商發展創意,逐步設法開發金門更多的特產,讓金門人有事可做,尋求謀生的空間的。

八、金門的文化與民俗,需要加以探討與闡揚,就以四月十二城隍生日為例,若能分季或定期發展出其他較特別民俗慶典、各類藝文活動(金門冬候鳥季、金門學人系列講座、金門藝術季、金門體育季),成為住民文化與精神休閒生活,成為共同記憶,及吸引作為帶動觀光人潮的時間點。

九、島上的自然景觀適度善加開放與規劃、如海岸遊憩區、賞鳥設法、如交通(鴛鴦馬、協力單車、海上活動與遊覽等)、精緻標幟說明牌、各具特色店家市招、金門風味小吃(認證與頒授不同等級)、導遊、計程車司機等水準提升與更加專業,總是要設法能呈現獨特的風味與景觀,讓觀光客留下好印象而樂於消費。

伍、擺盪在現實與憧憬的金門

  我們希望中的金門,它不僅僅是一個地理名詞,它是我們的家鄉,更是我們安身立命與成長的地方,它就在我們的周遭,如果它能繼續保持:有無數翠綠的樹林、古樸的閩南建築、保有許多寺廟與祠堂、清新的空氣中飄逸著高粱酒香與花香、人們依然憨厚與純樸,臨事發揮禍福與共守望相助的情誼、生活中有許多民俗文化活動話題與記憶,有安詳寧靜的居家環境,設備現代化與寬敞的機場與港口、島上四通八達的公路,整體考量而理想的都市規劃、市集上人來熙往、貨物物美價廉琳瑯滿目,家家小康生活美滿,它真是人們心目中居住的桃花源。

然而,時光的變遷,金門也質變了,清苦但恬淡安適悠閒的農村生活不再了,本地人們就業的機會越來越少。純樸的民風漸漸不見了。婚喪喜慶卻競相奢華起來,守望相助的情誼漸漸淡薄了,闔家在一起家庭生活機會不多了,孩子童年美好的記憶也無處找尋,村中有少數的長老說:「孩子們,去吧,到台灣去吧,到外地去吧,離金門遠遠的,到外地去打拚。」台灣與大陸是金門人的神聖中原。

我們不希望,金門人只緬懷以往進士數目有多少的歷史光環;對著先人創建的閩南建築凝視,自詡古蹟之多將可媲美台南;我們不希望,金門人似乎慢慢看不到自己的文化,金門人看不出自己的未來,逐漸流失在時光歲月中。

我們更不期望看到,走入鄉村,路旁殘破的碉堡隨處可見,兩旁的田園多數荒蕪,雖有不少新房子矗立在村郊,然村子裡破落的閩南古厝隨處可見、三合院大門深鎖,偶而可發現塵封的石臼、石磨斜依殘破的牆角,門上泛白的春聯在北風中飄盪著;藤類爬滿牆上,天井中雜草及膝;再探尋一下,村子無比的靜寂,聽不到嘈雜的人聲,更闃無人影,偶而見到一兩位老人與好奇的一兩位小孩注視你一下。

天上的微雲還是輕輕的飄著,和風依然一如往昔的吹著,村旁的小樹也已長成大樹,翠綠且亭亭如蓋,空氣無比的清新。但你或許會不經意的醒覺,昔日的玩伴已星散,歡笑的嘈雜聲漸漸聽不到了,村子裡的人越來越少,破落的閩南古厝在寒風中發出嗚咽的聲音,村口的風獅爺迎向寒風在顫抖著。現實的金門、夢裡的金門,憧憬的金門似乎在「文化資產中」相互擺盪著、寄望著,不知未來飄向何方?誰能告訴大家這個答案。(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