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將種論勳遠儒門殖學深

發布日期:
作者: 陳茗。
點閱率:876
字型大小:

─林則徐與金門奇人林樹梅的唱和與交遊
灕江通百粵,嶺海萬重深。遽報煙塵起,仍煩節鉞臨。先生前督兩廣。同甘思諫果,自炫笑文禽。愛彼山川秀,清風滿桂林。
聲威今所指,釜低斷遊魂。下慰蒼生望,上酬聖主恩。立看馳露布,還約倒芳尊。犵鳥蠻花地,勳名萬古存。這組詩有幾點值得注意,一是林則徐與林樹梅的情誼非同一般。林樹梅暫假歸里,「解衣」,指「文忠解狐裘以贈,約赴軍前佐戎幕」(林策勳《從伯祖嘯雲公傳》,《浯江林氏家錄》),林則徐解下穿在身上的狐裘贈送給樹梅,則徐此時是飲差大臣,和鄉居在福州時的身份大大不相同了,其官佐、扈從、隨員不知多少,能得到林則徐身上所著的狐裘恐怕不會有第二人!二是樹梅在幕府時,林則徐贈松鶴圖並手書楹帖為樹梅母壽,這樣的待遇也不一般。三,林樹梅暫時告假,林則徐與他相約重見於軍前。林樹梅何許人也?金門下士,無科第名聲,無一官半職,讓欽差大臣如此垂青!上文我們引林則徐詩,稱樹梅為「奇士」、「南金」,並非虛以委迤的客套,實為發自肺腑的真言,林則徐的禮賢下士,由此也可見一般。至於詩的第一首,說的是林則徐鄉居福州時,適逢英人租借烏石山積翠寺,林則徐極力反對之事。三、四首則以為憑藉林則徐的聲望,粵西之行,定然上不負主恩,下不負民望。
林樹梅的友人劉存仁亦慷慨從軍,此時在林則徐幕。存仁(1805─1880),字炯甫,又字念莪,晚號遽園,閩縣(今福州)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舉人。有《屺雲樓文集》十二卷、《詩集》二十四卷、《詩餘》一卷。謝章鋌《孝廉劉征君別傳》:「君曾入林文忠公幕府,為文忠所信任。」(《賭棋山莊文續》卷一)存仁《從軍吟》:「莫將蠻語笑參軍,曾是當年下第蕡。定遠及時鋒可試,君苗底事硯思焚。元戎開府容籌策,聖王臨軒總右文。一指鞭鞘蕩群醜,宵衣仰慰至尊廑。」(《屺雲樓集·詩選二集》卷五)陳偕燦、林昌彝等有贈詩,林樹梅亦作《贈劉炯甫孝廉從軍粵西》二首;
壯君衣短後,遲我亦西征。慷慨宣威德,追隨仰老成。謂少穆先生。除殘先搗穴,止殺更原情。不負平生學,施為在此行。
快覽佳山水,羅浮有路通。置身窮達外,驅馬瘴煙中。志足申知己,名應讓有功。相期同奏凱,高詠代蠻風。
「遲我亦西征」,「遲」,是等,等待的意思,林樹梅讓劉存仁在粵西等他,一起建功立業。
同月十二日,林則徐行至福建韶安,十八日卒於廣東潮州普寧縣。林樹梅旋接到桂萬超通報林則徐過逝的書信及挽詩,林樹梅作《哭少穆先生》二首,其《序》云:「與先生別甫旬日,忽得桂丹盟觀察來書,言:『先生星軺過漳後,遽得大病,於月之十九日至普寧,大星殞矣!』嗚呼!哲人已萎,典型凋喪,彷徨涕零其將奚歸。因疊觀察贈先生鸞官韻,聊申一慟。」詩云:疊承溫綍下祥鸞,力疾星馳強起官。百粵經秋飛羽檄,萬家遮道禮旃檀。先生所至,男婦瞻拜不絕。方期到處成功易,豈謂從茲見面難。孤月獨明詩思苦,那堪絕筆夜深看。臨別以《和桂觀察》詩見示,有「孤月獨明人盡見,狂泉不飲事偏難」句。
擬編行記仿驂鸞,范成大桂林行記,名《驂鸞錄》。私幸從遊勝得官。籌海幾時同把酒,告天清夜自薰檀。先生有《焚香告天圖》。談深每慮酬恩晚,事變因知涉事難。回首可憐雙鶴瘦,更誰花底與吟看。嘗導觀所畜鶴,命題賦詩。
第一首,粵西之行,泉南竟成永訣,林則徐的《和桂觀察》竟成絕筆。按:林則徐此詩今佚,賴林樹梅此詩保留了「孤月獨明人盡見,狂泉不飲事偏難」兩句,上引劉存仁詩保留「浮沈終覺酬恩遲」一句,共三句,諸家所編林則徐詩集均失收。第二首回憶自己受到林則徐的恩遇,上防海策,每每深談,觀鶴命題賦詩。林樹梅隨行粵西,擬仿宋代范成大《驂鸞錄》,編隨行《行記》,未果。
天下之大,知音難覓,知己難求,林則徐卒後,樹梅「蓋生平所抱經濟,受知文公忠,方欲展其才,而流水高山知音頓渺,自是鬱鬱寡歡,歸隱鄉園。」(林策勳《從伯祖嘯雲公傳》,《浯江林氏家錄》)咸豐元年(1851)春,林樹梅憂鬱而歿,臨終,《口占》云:「深負平生國士知,鹽車老駕欲何之?歸來化作孤山鶴,猶守梅花影一枝。」(《(光緒)金門志》卷十)被林則徐目為「南金」、「國士」的金門奇人林樹梅,走完了只有四十四歲的生命路程。
(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