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烽火歲月金門行─計大偉兩度金門勞軍訪問之歷史紀實

發布日期:
作者: 計安邦。
點閱率:736
字型大小:

軍人之友社大偉合唱團 烽火金門行光榮贏喝采
中央政府自大陸轉進來台,先總統 蔣公復行視事之後記起教訓,深覺必須凝聚國內海外各方力量,團結奮鬥一切從頭做起,擘劃復國建國的藍圖。首先在國防部內成立總政治部,由總政治部統籌規劃系列外圍組織,從而陸續產生「中國青年反共抗俄聯合會」、「中華民國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中華民國軍人之友社」等,互為表裡相互輝映的重要團體,在團結國內海外各方支持力量,鼓舞前線士氣安定後方民心,充分發揮了極大的作用。當國家處於非常時期,計大偉始終與時代脈動相契合,本乎書生報國不落人後的初衷,在上述組織所舉辦的各項活動,經常可以看見他積極投入無役不與的身影。諸如:指揮「中國青年反共抗俄聯合會合唱團」、「救國團幼獅示範合唱團」,創作「青年節大會會歌」,組訓「軍人之友社大偉合唱團」。
四十四年(1955)十月三十一日,軍人之友社社慶當天,由理事長上官業佑宣布,軍人之友社將組團於四十五年(1956)元旦,赴金門前線勞軍訪問十五天。隔日由總幹事洪同通知:「經社務委員會議決定一致通過,聘任計大偉榮任本次金門勞軍訪問團團長,並責成即刻進行各項演出組訓,在軍人之友社合唱團現有基礎上,擴大編制廣邀各界高手共襄盛舉加入前線勞軍訪問此一光榮任務。」十二月三十一日中午(在長子安邦出生十天),歷經兩個月密集排練,由各界演藝名家共襄盛舉組成之「軍人之友社大偉合唱團」正式成軍。在軍人之友社上官業佑理事長授旗下,一行二十二人(包括軍友社及軍聞社隨行人員各一)由計大偉團長領隊,搭乘國防部專機飛抵金門前線勞軍訪問。在烽火中演出的大偉合唱團,精湛歌舞撫慰了前線每一顆孤單惶恐的心,於一月一日至一月十六日,共計演出五十三場,所有的行程,金門日報前身的正氣中華報都曾詳實報導。
「元旦勞軍團/昨飛抵本島/將在前線康樂表演」,民國四十五年一月一日正氣中華報報導,由團長計大偉率領來金的合唱勞軍團,共計二十位,九男、十一女。
他們以擅長優美的歌、舞、雜技、喇叭、鼓等,歡娛前哨官兵。
「下堡風雨夜/大偉勞軍忙/芭蕾曼波土風舞匯/獨唱合唱北腔南調」,四十五年一月四日正氣中華報報導,大偉合唱團勞軍一直保持每天三場的紀錄,元月二日整天在金守備區巡迴,晚間在下堡演出,是時風雨交作,他們在風雨中表演,觀眾在風雨中欣賞。
「金門前線昨再發生激烈砲戰/匪方發射八百餘發/經我制壓即告沉寂」,勞軍團不畏激烈砲戰,赴第一線慰勞英勇戰士,在最前線某地表演歌舞時,匪砲正盲目向金門轟擊,距某演出場地約一百碼地區,即落彈一百五十三發之多,該團於砲火空隙中,仍照常演出。
大偉合唱團金門勞軍演出圓滿完成任務,期間的溫馨雋永花絮是;「大偉合唱團」到後來,成了全體團員夜間外出歸營的「通行口令」,並且是暢行無阻。元月十五日晚上於金防部擎天廳,為大偉合唱團舉行聯合歡宴,席開數十桌,各界代表踴躍參加。金防部司令官劉玉章將軍頒贈「鼓舞三軍」錦旗一面,福建省政府戴仲玉主席,頒贈「譽滿前線」錦旗一面,以示敬意。金門之行計大偉再次展現,書生報國一片赤忱於國家烽火最前線,以實際行動表達敬軍愛民的熱誠,名留金門史冊。
國立音樂研究所創新猷
四十六(1957)年九月二十八日(教師節),父親與學弟鄧昌國應教育部張其昀部長之邀,共同創立國立音樂研究所。期間親手擬定成立宗旨目地,各項組織章程,擘畫設立青年音樂社、指揮中華青年合唱團、主編音樂之友月刊,帶動全國社會青年優質音樂活動。同時主持教育廣播電台「音樂與生活」節目,時間長達八年總計播出420集,聽眾遍及全國各地。主編全國最大出版機構「台灣中華書局」初、高中音樂教科書,其中高中教科書暢銷全國二十餘年,發行數量在150萬冊左右,並且在大華晚報撰寫專欄「音樂家的故事」。竟40─50年代共指揮近20個大專暨社會青年合唱團。如此全方位默默耕耘、辛勤播種,對普及音樂推廣所作之貢獻,充分發揮啟迪教化改善社會風氣,提升國人及大專社會青年音樂愛好與鑑賞,其潛移默化之影響既深且遠,將音樂教育種子深深埋入台灣城鄉各個角落。
榮膺國家代表團員 出席東京國際會議
五十二年(1963)七月二日至十六日,代表中華民國赴日出席第五屆國際音樂教育會議,於東京文化會館隆重舉行。並獲邀至皇宮聆賞日本雅樂,當下感觸良深;我國盛唐雅樂東傳千年,非但獲得保存並且發揚光大,隱然成為日本國粹。當下立誓返國後將盡全力推動振興國樂,要將固有優良傳統音樂發揚光大。
教育部任內造福學子
五十三年(1964)三月,奉總統令;行政院成立音樂專案小組,奉令借調教育部社教司,肩負統籌全國音樂教育計畫之推動與執行。任內協助無數音樂界莘莘學子遠赴歐洲、北美、亞太地區,達成出國再深造願望,為國舉才之用心溢於言表。
五十九年(1970)六月,音樂專案小組圓滿完成任務,奉令歸建重返校園,再次善盡音樂園地老園丁。任教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中國文化大學、真理大學期間,秉持師範教育之精神,有教無類誨人不倦,作育英才無數為國所用,授業學生遍布全球各地,誠然;鞠躬樂教師鐸典範。
台藝大榮退 行政院頒獎
七十五年(1986)自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屆齡退休前夕,榮獲行政院頒發二等服務獎章,八十二年(1993)十一月赴美定居,落腳於科羅拉多州丹佛市。期間多次應母校,北京師範大學之邀返回北京拜訪講學,並應僑委會之邀數度專程返國,參加雙十國慶大典。同時出席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校慶,榮獲表揚。九十五年(2006)七月二十日父親於客居地,美國科州丹佛市辭世享壽八十三歲。當地政府感念計大偉教授生前,熱心公益服務社群,對促進中美藝文交流貢獻卓著,特予贈地建墓園以示崇敬與永懷。
紀念音樂會 樂界同追思
台灣地區在本人歷時年餘,不眠不休奔波努力下,聯合中國文化大學西洋音樂學系及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於九十六年(2007)十二月一日下午,假台北福華會館舉辦溫馨隆重〈計大偉教授紀念音樂會〉,國內音樂教育界老中青三代,及國外父親授業學生,皆有代表出席此一盛會。並由總統府國策顧問;文建會前主委申學庸教授代表致詞:「計大偉教授獻身台灣音樂教育工作近半世紀,默默耕耘啟迪教化所作貢獻將名留史冊。其春風化雨誨人不倦的教學風範,謙沖自持與人為善的處事哲學令人永懷。」
紀念專集出版 各界推崇永懷
九十七年(2008)二月經動員歐洲、北美、中國、台灣等地,父親門生故舊共襄盛舉所編著完成《音樂拓荒者─計大偉教授紀念專集》、《大愛無藏─計大偉人生紀實》兩鉅冊豪華典藏版,與《計大偉教授紀念音樂會暨生平DVD》甫一出版,即博得音樂教育界諸位前輩、先進、學者、專家一致讚揚,咸認為是近五十年來,中國音樂教育史;涵括海峽兩岸之重要見證紀實。出版後已蒙全球各重要學術研究機構、漢學中心、政府相關單位、藝文暨音樂教育界、諸多專家學者典藏超過1500套。並經國家圖書館鄭重推薦,納入「國際出版交換計畫」,代表中華民國與歐洲、北美、亞太等地,十大漢學中心完成交換作業。父親生前所有著作、手稿、相關文物、業已進駐國史館永久典藏。
後記
本次計大偉教授紀念專集編著期間,本人兩次飛抵金門訪問,(行前曾在金門日報副刊撰文「金門尋根贈匾之旅重返歷史現場」以資紀念)獲得金門日報協助,找回五十年前,「正氣中華報」所詳實登載父親當年率領「軍人之友社大偉合唱團」勞軍演出所有歷史資料,彌足珍貴。並分別拜會福建省政府顏忠誠主席、金門縣李炷烽縣長、金防部指揮官楊天嘯中將、文化局李錫隆局長等。他們一致推崇先父計大偉教授,畢生在音樂教育上為國家所作貢獻,親切交談中語多勉勵。紀念專集完成前夕,三位首長專為題字致意。計大偉教授紀念音樂會舉辦當日,感謝金門日報黃雅芬社長親臨參加,並獲金門酒廠公司贊助活動。本人借貴刊寶貴篇幅之一角,向金門地區全體友人表達誠摯感謝之意,是以為記。
(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